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角苗是苗族的一支,因头饰形状像牛角,故称为长角苗,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近些年来,随着乡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播媒介的普及,使当地长角苗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本文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位于中国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长角苗一个名叫“拢嘎”的寨子展开田野调查,力图从长角苗族民自身的逻辑出发,对拢嘎寨长角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视,以及电视与长角苗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呈现。同时,由于电视的传播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一定语言障碍,该寨的“头面人物”和“博物馆”也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本文对其在长角苗生活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也进行分析。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本文要探究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传播媒介在乡村社会传播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交代了民族志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 第二部分则从拢嘎寨的地理环境、经济交往情况、媒介的拥有情况等来考察拢嘎寨的信息传播环境。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探讨电视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篇幅较长,为平衡文章结构而分为两章阐述。文章第三章探讨电视最早是作为一种奢侈品在长角苗家庭的出现,由此引发了电视在拢嘎寨的扩散和普及的过程。通过对长角苗收视时间、方式、内容等方面,对长角苗的日常电视使用情况做了细致描绘,试图真实地呈现长角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电视的情况,并尝试着在叙述过程中结合具体情景,对电视在长角苗自身世界所产生的意义进行阐释。第四章则主要从长角苗的传统文化植入现代化元素、消费主义、娱乐休闲、语言环境、构建人际关系几个方面入手,对电视在长角苗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作用做一番分析,认为电视在拢嘎寨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但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同化的危机。 第四部分主要从编码、译码、把关人的传播过程来分析头面人物在长角苗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寨里医生等“头面人物”通过人际传播担当意见领袖,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同时,该山寨有一座生态博物馆,也成为沟通拢嘎寨与外界的传播渠道,文中分析了这两者在拢嘎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