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精髓所在,可以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防止公司出现重大财务舞弊和风险,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増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但由于我国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时间尚短,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项制度和法规尚不健全,客观上造成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监管,内部约束机制缺失,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不理想,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多都是由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内外部因素造成的。因此,考察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追本溯源地研究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纵观国内外已有的内部控制研究文献,主要关注的是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研究、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研究等,即使有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过探讨,也大多仅限于公司治理等内部因素,很少有文献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出发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为此,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内外部环境出发探讨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本文主要从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考察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内部环境主要从股权结构中的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交叉作用、两权分离度、高管持股比例及其他因素等考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文章从公司外部和内部的角度出发,以2006年—2013年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市场化进程、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以期发现市场化进程、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并试图从完善公司股权结构的角度来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并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以期对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有一定的价值。经过相关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国有非控股和非国有非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研究发现不同性质股东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应综合考虑股权控制情况和股东性质,来判断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的效率。在不同的股权集中度下,股权性质相同的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也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2、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负相关;同时,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表明在我国股权激励可以缓解代理冲突。3、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有助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这种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4、市场化进程可以弱化两权分离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负向影响,强化管理层持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