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及现代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效率起着关键作用。农村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农村金融效率来体现。农村金融效率的高低成为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及资金的逐利性等原因,目前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农村金融“非农化”现象严重。农村原本紧缺的资金也通过各种渠道外流,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效率问题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对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非常重要。本文以主流农村金融理论为基础,对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先分析了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得出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一定贡献但是效率较低的结论,然后分析了制约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的因素,得出结论: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弱化、金融渠道资金外流等是制约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提高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与不足,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是全文分析和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三大主流农村金融理论的理论观点和金融效率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三个主流的农村金融理论。这三个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农村金融包括政府监管、资金供给、民间金融等各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三个主流理论的对比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详细了解到关于农村金融市场宏观方面的各种不同观点,从而有益于本文所做研究和分析。三大农村金融理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主要是源于对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关系的不同理解和偏重。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强调政府引导的政策性金融,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强调完全由市场来配置金融资源,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则居于两者之间。这部分内容是本文对制约农村金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提出政策建议的理论基础。本章第二部分阐述了金融效率的界定,强调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以此来衡量金融发展的效率。这部分内容是本文所作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四川省农村金融现状概述。主要阐述了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农业信贷的结构及变动情况进行重点分析,为后面的制约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的提出奠定基础。四川省农村金融的构成主要有四个部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文章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情况,包括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营业机构数量等,然后通过农业信贷的数据分析了他们各自在农村金融市场所占份额以及所处地位。通过分析发现,四川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所占份额在50%以上,可见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其次是中国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他们在农村金融市场也居于重要地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所占份额依然很小。第四部分是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的逻辑出发点是第二部分关于金融效率界定的阐述。通过建立实证模型,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四川省1983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农村人均收入指标与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具有因果关系,但是两者不具有长期协整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不具有明显的均衡关系。这说明,四川省农村金融深化的效率不高,并未充分发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应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五部分是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制约因素分析。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制约农村金融效率的因素。第一个方面是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的弱化,包括三个方面:农行营业机构数量减少、农村信用社支农动力不足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支农作用减弱。数据显示,农行商业化改革后,不断撤出农村地区营业网点,支农功能削弱;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分布广泛,但是支农贷款发放动力不足;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政策性支农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相当有限,主业仍限于粮棉油收购。第二个方面是金融渠道的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包括四个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和保险机构。数据表明,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存贷差的形式,即多存少贷,纷纷将农村吸收的存款转投入非农领域。第三个方面是信息不对称,包括两个方面: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与乡镇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四方面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第五个方面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第六个方面是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受阻。第六部分是提高四川省农村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在前一章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是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放松农村金融市场进入准则、明确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对农村和城市实行差别信贷政策。第二是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主要包括:改革农村信用社、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以及明确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功能定位。第三是创新农户融资方式,主要措施包括、成立农户信用担保机构、农户生物资产抵押借款、农户联户联保借款以及基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直接融资。最后是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其他文献
测绘技术为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的测绘技术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为工程的施工带来了高效、准确的数据基础。因此,
目的分析德宏州鼠疫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德宏州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及防治工作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治效果评价。结果 1982~201
"三生教育"的目的、内涵,本质。高校"三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何在高校行之有效地开展"三生教育"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对策措施。从而让"三生教育"
本文适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了体育运动品牌的现状、背景,以及中国申奥成功和申博成功对我国运动品牌的影响,提出了我国运动品牌战略的可行性及其建议。
股利政策是公司理财的三大核心政策之一。合理恰当的股利政策不仅能够为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更能够稳定股价,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学术
本文围绕具体案例,区分多种情形,就具有多次前科、已根据相关规定将其前科情况评价过一次的犯罪嫌疑人又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盗窃之罪时问题进行探讨。
研究了Ti/Zr比变化对Ti-Mn基Laves相贮氢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发现随Ti/Zr、Mn/Cr比降低,合金放氢压降低,贮氢量略微增加,平台坡度变陡.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由于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以及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行为契约不具有可计量性,确定绩效目标,并使之与代理人行为直接相关,成为
资产证券化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因其具有增强资产流动性、分散投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低等重要作用而备受青睐,迅速在全球发展起来。我国于2005年开始进行信贷资产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之一,但当代社会中间阶层的出现消解了阶级作为政治主体的角色。而在后现代语境中,阶级意识的隐退和政治主体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新的政治主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