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振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核心在于整个社会人群的自然协调与充分发展。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特殊群体也是大学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现已普遍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做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于整个学校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同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对于高校特殊群体在教育上的关注和加强,一方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需求,是科学发展观得以落实和学生素质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的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社会处在转型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网络时代的到来、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全球多元文化的冲击、家庭各异因素等,使部分大学生各种不良思想问题在大学校园里也层出不穷。比如,90年代初的留守儿童,大多数现已进入大学校园;各种“混日子”学生潜伏于校园中;就业压力过大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正面的对待自己的人生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又一次扩大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分类,同时也给现代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通过认识和把握和谐校园视域下大学生中特殊群体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方法,来帮助特殊群体大学生排遣种种困惑和矛盾,化解他们学习和大学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本文阐述的特殊学生群体主要包含,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混日子”大学生群体及未能迈好向社会第一步的就业难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研究。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和层次性三大原则。它的目标是服务于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最终促使大学生特殊群体自由、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