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注空气开发强化低温氧化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油注空气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该技术对于注水困难的低渗透油田和注水后期含水率高的油田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然而目前注空气技术在我国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主要原因在于低温氧化过程中氧气未能高效的消耗会使氧气过早突破造成生产井氧气浓度过高,导致极大的安全风险。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提出了强化低温氧化的技术:通过在注气井端人工点火至300℃,高效耗氧形成稳定传播的氧化前缘。本文首先从稀油低温氧化室内实验研究方法入手,探索出适用于研究原油低温氧化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并运用该实验方法对原油的氧化特性,氧气浓度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室内低温氧化动力学基础分析实验。在低温氧化动力学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强化低温氧化物理模拟实验,得到启动温度对于低温氧化基础参数以及氧化前缘稳定性传递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加速量热仪是一种高压绝热仪器适用于研究原油低温氧化动力学,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建立了以油砂作为实验样品,开口流动的实验方法。测试结果稀油低温氧化放热特性比较一致,稀油低温氧化活化能约为180kJ/mol。氧气浓度对原油本身的氧化活性影响不大,原油的活化能基本不变,低温氧化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反应级数约为0.7左右。300℃启动温度相比200℃启动温度,低温氧化反应速率更快,越容易形成稳定传播的氧化前缘。出口端氧气浓度更低安全性更好。
其他文献
低渗透油藏往往存在注水压力高,注入困难的问题,解决注水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储层特征,明确其渗流规律。而且低渗透油藏的渗流往往偏离了达西规律呈现较为明显的非线性渗
随着化石能源紧缺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以新能源为主的分布式发电形式逐渐成为了大电网的补充和支撑。但若直接大规模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可能会出现电网电压发生
长三角与陕甘宁区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具代表性的两个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两区域总体上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基于多方面条件的差异,两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
无接触供电(Contactless Power Supply,CPS)技术利用电力电子技术、电磁耦合、电磁感应原理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实现了用电设备和电网的电气隔离,为电气设备供电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由于具有安全、灵活、可靠等特点,在易燃易爆、深海探索、超洁净室等特殊场合有着巨大的优势。CPS主要分为两部分,发射端和接收端,本文主要研究CPS的接收端,即拾电器。本文主要对拾电器进行磁路设计和电路设计,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idiopathic Rapid-eye-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iRBD)患者进行一般信息登记和认知量表测试,评估iRBD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基本特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RBD患者的血浆神经退行性蛋白表达水平,包括α突触核蛋白(
超稠油是原油粘度大于50000mPa·s的石油。单是新疆油田风城超稠油油藏就有资源量3.7亿吨,其资源量大并且可以作为稠油开发的接替资源,因此超稠油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战略
印度尼西亚布敦岩沥青(BRA)和玄武岩矿物纤维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如何在沥青混合料中综合发挥二者的改性和增强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SMA-13
光伏系统直流侧一级汇流箱内的直流断路器,对前级所连的光伏电池板和后级连接的逆变器都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光伏系统串联电弧、并联电弧、接地电弧及汇流箱内汇流母排温升
自2015年习总书记正式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去产能作为中央在传统工业领域主要的调控方式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去产能政策自煤炭、钢铁这两个传统领域被实施以后,又先
由于从饮食中所获的营养素有时并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所以营养素补充剂的应用仍较普遍。在冬天较为漫长的地区,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十分有限,所以维生素D的补充成为一种趋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