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株距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和米质的影响及机理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化栽培是水稻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但机插株距配置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和米质的影响及其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江苏省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为材料,在行距固定为30cm的条件下,研究了株距为10cm、12cm、14cm、16cm和18cm对上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观察了穗肥施氮量减半(施氮量为正常穗肥施氮量的50%)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机插株距的增加,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单位面积穗数、茎蘖成穗率和结实率以及产量均先增后减,均在株距为12 cm条件下表现最优;株距对千粒重无明显影响,每穗粒数随株距增加有所上升。根据产量与株距的曲线方程计算出上述三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高产适宜的栽插株距为10.5-12 cm。2、提高机插株距会导致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稻米加工品质变劣,垩白大小和垩白度随株距的变化规律因品种而异。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随株距增加呈先降后升,而胶稠度和崩解值则相反。总淀粉含量随株距的增加而上升,蛋白质含量在株距12-18cm间差异不显著,10 cm条件下显著降低。以机插株距为12 cm时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表现最佳。3、三个优质食味稻品种抽穗后籽粒内源激素含量、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随灌浆时间的推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增加机插株距,灌浆前中期抽穗后(12-16d)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均表现为先降后升,这与灌浆中后期(抽穗后12-32d)直链淀粉积累趋势一致;同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活性不断上升,这与灌浆中后期总淀粉积累趋势相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则无明显变化规律。灌浆前中期不同品种籽粒中GBSS活性越高,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速率越大,而籽粒AGP与总淀粉积累速率间的变化关系与上述类似。相关分析表明,各品种灌浆前中期籽粒中Z+ZR、IAA和ABA平均含量与GBSS活性平均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AGP活性平均值呈正相关,与SBE则无明显相关性。灌浆前中期籽粒中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平均积累速率及其最终含量与GBSS和AGP活性平均值以及Z+ZR、IAA和ABA平均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SBE相关性因品种而异,且总体未达显著水平。各品种灌浆中后期籽粒中Z+ZR和IAA最大、平均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胶稠度和食味值均呈负相关。4、在机插株距为12cm条件下,与正常穗肥施氮量相比,穗肥减半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影响不显著,而在株距18 cm条件下,减少穗肥施用使其每穗粒数显著降低,导致产量明显下降;相同穗肥处理下,增加机插株距,均可提升三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但会降低稻米胶稠度、崩解值和食味值;相同机插规格条件下,穗肥减半对各品种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影响,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以及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胶稠度和崩解值则相反,稻米食味值显著提升。此外,穗肥减半条件下机插株距对各品种灌浆前中期(抽穗后12-16 d)籽粒中GBSS和AGP平均活性、Z+ZR、IAA和ABA平均含量以及籽粒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平均积累速率的影响与正常施氮基本一致;在相同株距条件下,穗肥减半后上述各指标均较正常施氮明显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机插行距固定为30 cm,将机插株距调整在10.5-12 cm之间,可使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与米质协同提高;穗肥减半有助于在稳定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优质食味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但同时也会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此外,优质食味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形成与其灌浆前中期籽粒中Z+ZR、IAA和ABA含量以及GBSS、AGP活性关系密切,与SBE活性无明显相关。因此,生产上可通过适当减小机插株距,调节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灌浆前中期籽粒中相关内源激素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进而影响籽粒直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特性及其最终含量,达到进一步优化优质食味水稻的蒸煮食味品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玉山雅集是元末规模最为盛大的雅集,几乎聚集了元末的各界名流。本文以玉山雅集作为切入点和文章纽带,从“小桃源”定名考的争议入手,考察元代隐逸的状态。在研究过程中力求
[目的]通过回顾调查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期间在昆明医大学第三、第四附属医院同一术者组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附件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
近几年,一种新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随着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也使更多的翻译人员更加重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对其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生态翻译学是在传统的翻译
全球陆地主权基本确定,各国大力争取海洋利益,198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76条为沿海国海洋权益的扩展提供了一条合法途径——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界享有“八大金刚”之一的美誉,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大量人体所必须的铁、钙等矿物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养生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对食品的选择将绿色、健康纳入首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对蒲公英食用、药用相关产业澎湃发展,对其研究多侧重于营养成分、体内
[目 的]分析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左结肠动脉的保留的必要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收集在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本医院进行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
火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实践表明,采用超临界与超超临界机组既能降低热耗又能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实现电力生产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发展超临界与超超临界机组急需更好的抗高温
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为切入点,分析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专题英语绘本的存在困境,提出如何选取合适的专题英语绘本进行辅助教学。在具体的单元教学中,依据绘本内容特点,提高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伟大智慧、性格气质、思想情怀和审美情操,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绘画,并以其鲜明的特色形成独一无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精神文明空前强盛的时代,宋代山水画在题材选择、画面构成、绘画风格、笔墨运用以及美学观念等领域,在继承了唐、五代的基础上开辟出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