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40年代,迅雨(傅雷)以《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开启了张爱玲研究之旅以来,张爱玲研究就在海内外逐渐展开。然而,在蔚为壮观的“张学”中,对张爱玲翻译领域的研究却较为滞后,尤其是对她的自译研究近些年才刚刚兴起,相对更为单薄与匮乏。已有的研究成果使得张爱玲的自译活动得以受到关注,为其文学自译研究的开拓提供了良好氛围,然而已取得的成果中尚存一些不足与空白之处:对张爱玲自译活动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小说自译却极少关注到散文自译,鲜有提及时也多是论述散文自译的概况而非进一步的细致探讨;对张爱玲的自译总体上偏重于语言层面的认识,少有学者由译介学的角度切入,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对其自译尤其是散文自译进行探究。自译较之一般的文学翻译更为明显地体现了译者主动的跨文学与跨文化的意识,因此在译介学的视域下对文学自译活动进行探究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把握与更深刻的认识。
本论文以译介学尤其是其中的创造性叛逆这一核心概念为理论框架,从张爱玲的自译中选取较少被关注的散文这一体裁切入,并选择具体文本作为典型个案进行探讨。她的英文散文在创作与自译两个方面的双文学、双文化现象都较为明显,充分体现了自译者对两种散文语言与两种语境文化之游刃有余的运用与把握。在阐述了张爱玲散文自译的价值之后,该文借用译介学的相关理论及西方现代翻译理论,将其渗透在具体自译过程的分析之中,阐释张爱玲散文自译中存在着的翻译现象——英文创作中的隐含翻译与自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而对张爱玲英文散文自译的特色进行归纳,彰显出她在散文自译中所具备的“外看”与“内审”的双重文化身份构建的张力。本文在进一步分析其散文自译文本之外的因素和影响的基础之上,揭示这一自译活动对当今译学界跨文学与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启示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拓展了目前自译研究的范围,通过对较少涉及的张爱玲英文散文自译的分析,对自译研究中尚未深入的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二为自译作品的内部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在译介学的视域下,阐述了张爱玲的散文自译在文学与文化层面独有的价值及特色。三,关注张爱玲英文散文自译过程中的回译这一现象及其中所蕴藏的隐含翻译与自译文本中的创造性叛逆,呈现自译者独特的双重文化视角与自觉的自译者素养,并从中得出对于译学界有益的启示。四,为张爱玲的整体研究尤其是翻译中的自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与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