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作为亚洲领域内最大经济体,东盟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投资市场,以及在亚太地区政治、安全等事务中的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吸引着周边亚洲邻国越来越多的直接投资。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东盟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虽然自建交以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在投资累计存量和投资流量上远落后于日本,日本作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的地位仍难以撼动。在此背景下,比较中日两国的自身的经济因素对其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并根据日本的优势和经验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提出建议,以提升中国在该地区的竞争力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总结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把投资国对外投资的经济影响因素归纳为企业自身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两国对东盟投资的现状,并参考国内外部分学者关于中日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本文筛选出投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对东盟的出口、平均工资、研发投入和汇率五个可能对东盟FDI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实证分析了各因素对中日两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方式和程度。结果显示,中国的GDP和汇率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为正,出口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日本的研发投入和出口对其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中国对东盟投资的经济因素优势主要源于经济规模大、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而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则占据了技术水平高、出口与投资具有互补性等优势,其中技术水平的领先造就了日本在东盟直接投资市场强大的竞争力。因此,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但是相对于日本,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存在着企业技术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与贸易重合度大等问题。因此在中国对东盟投资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企业不仅要关注对东盟投资的量的提升,更要注重投资质的飞跃。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提升投资的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的金融环境、拓展投资的区域布局和完善投资的政策体系四个方面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首先,中国应该加大对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附加值,以提升在东盟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还应该进一步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铁等中国占据技术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其"走出去"的步伐,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在东盟市场中培育出与日本相抗衡的竞争优势。其次,中国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并完善与东盟各国相关的投资信息系统,以优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金融环境,降低其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风险。再次,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看齐,加大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盟国家的投资力度,拓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域布局。同时,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要与各国的政策、要素禀赋以及产业结构相匹配,以更好的发掘对外直接投资的利润效应。最后,中国政府还应该从政策层面出发,完善有关对海外投资保护的国内立法,并与东盟国家共同制定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政协制度,从而给在东盟市场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建立一个坚实的法律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