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各层次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也是各类英语考试用以检测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过去我们一直把阅读单纯看作是一个视觉信息的解码过程,因此,阅读课一直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期望学生能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其阅读能力也能自然而然地提高。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我国各层次英语学习者都普遍存在着无法深层理解文章意义以及只重细节抓不住全篇的“见树不见林”的问题,电大的学生也不例外。本文作者对整个黄冈地区的各县、市、区电大的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全面、具体地调查,并作了认真细致地分析。在此调查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在电大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语篇模式的必要性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即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语篇模式等篇章知识,培养学生从宏观结构的角度去理解篇章,从总体上把握篇章的总结构和组织模式,并让学生熟悉各种篇章类型及其相应的篇章组织结构,增加学生对语篇模式的敏感度,并通过语篇模式理论讲授和相应的阅读实践相结合,促进电大学生对语篇模式的掌握,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并辅之以调查问卷和座谈,以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黄冈市电大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笔者分别从05级和06级两个年级中各抽出一个班为实验班,该年级其余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的阅读教学采取语篇分析法,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进语篇模式理论,强调语篇模式的构成及其与篇章类型之间的关系;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测试及问卷和座谈获得数据来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电大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单纯地使用语篇分析法而不进行词句分析是行不通的,因为电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院校的学生而言,其第二语言能力太低,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他们无法理解与消化。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还发现,大一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的阅读教学与对照班的传统教学相比,并没有占优势,而大二学生的测试结果则显示出实验班的教学占明显优势。仔细分析其原因,是因为电大学生语言基础太差,在不具备基本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引进语篇模式只会让他们更加糊涂。而大二的学生由于已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备相当的语言水平,因此对他们引进语篇模式则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这就提醒我们,在电大这个特殊教学环境里,我们不能盲目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因此我认为,应当将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语篇分析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总体思路,然后再进行长难句分析和语法讲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篇模式只是语篇分析法的一个极其次要的方面,要想通过语篇模式这一层面的讲授来达到全面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如图式理论、阅读策略、篇章连续等等,就电大学生而言,我认为语篇模式是他们可以接受的理论,对提高他们的阅读与写作都是有帮助的。本次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电大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完整地获取语篇信息的能力,从而弥补传统阅读的以字、句为单位的表层教学的不足,达到深层理解,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全文的中心思想,弄清语篇的写作脉络,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