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前提条件。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也日益增加,基于中国企业生存不容乐观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如何提高企业生存率、延长企业寿命、哪些因素是企业生存的风险因子,哪些又能使企业更好地活下去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迅猛发展,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量逐步突破,接连达到历史新高。在中国企业“走”得远的同时,我们更加希望其能“走”得更久。本文从微观企业着手,探究企业国际化对于企业生存的影响,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两方面研究其对企业退出的影响。首先,选用2005-2007工业企业10016个样本企业的微观面板数据,运用目前比较权威的生存分析法,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出口与、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合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两方面衡量出口行为,兼顾考虑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融资约束等其他因素,对全样本、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企业分别作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决策会降低企业的生存力,而出口密度的增大会减少企业失败的风险。对外直接投资会降低企业死亡的概率,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中低技术行业中的影响更为显著。对于同时进行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企业来讲,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出口密集度的调节作用,显著增加了企业失败风险。在全样本、分所有制、分行业的回归中都得出国际化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企业规模、员工教育水平、政府补贴为影响企业生存的正向因子,显著降低企业的生存风险。技术创新、融资约束为企业生存的负向因子。最后利用Probit模型对COX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