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居恶性肿瘤的第七位。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居第四位,特别是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及山西的部分地区为高发地区。因此,深入研究食管癌的发病机制,以有效地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并非单个分子事件,而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长时间的多步骤过程,涉及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以及细胞调控机制的异常。有关MT-1和MT-2基因的研究已有很多,有文献报道MT-1和MT-2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而MT-3基因研究的较少,已知MT-3基因是细胞内一种金属硫蛋白的编码基因,不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还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在食管癌组织中广泛存MT-3基因的超甲基化,而且这种超甲基化可导致MT-3表达水平的下调。基于以上研究,本实验采用基因转染技术,研究MT-3和MT-1E基因转染人食管鳞癌Eca-109和TE13细胞株后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选取食管鳞癌Eca-109和TE13细胞株,用RPMI1640培养基在六孔板中进行培养,在细胞汇合达70%后,准备进行细胞转染。2分别取含有EX-T3737-M03-MT-3、EX-T3737-M03、EX-T2598-M56- MT-1E及EX-T2598-M56四种质粒DNA的大肠杆菌菌株,经过夜培养后提取质粒DNA,并测定其浓度与纯度;然后配制质粒DNA/脂质体复合物,并设空白对照,进行细胞转染。3将以上质粒DNA/脂质体复合物与两种细胞株共同培养,分别在24h、48h、72h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DNA中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并计算细胞转染效率,以确定质粒DNA在细胞内最佳转染时间。4在质粒DNA转染Eca-109和TE13细胞株48h后,分别收集六孔板中各转染组细胞及空白对照组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5所有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选择t检验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过程由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1四种质粒DNA转染食管鳞癌Eca-109及TE13细胞株后,在24h、48h、72h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各转染组均见有荧光标记。EX-T3737-M03-MT-3和其空载体EX-T3737-M03转染组呈绿色荧光;EX-T2598-M56-MT-1E和其空载体EX-T2598-M56转染组呈红色荧光。转染48h后细胞荧光表达强度最强,约占细胞总数的80%,提示转染成功,且效率较高。2 EX-T3737-M03-MT-3和EX-T3737-M03在转染Eca-109和TE13细胞株48h后,其G0/G1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70.97±1.58%、53.20±2.13% (P<0.05),S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4.32±1.23%、31.50±1.59%(P<0.05),G2/M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4.72±1.08%、15.30±1.38%(P>0.05)。3 EX-T2598-M56-MT-1E和EX-T2598-M56在转染Eca-109和TE13细胞株48h后,其G0/G1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54.58±2.38%、53.02±2.16% (P>0.05),S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30.15±1.77%、31.90±1.71%(P>0.05),G2/M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5.27±1.06%、15.08±0.78%(P>0.05)。4 EX-T3737-M03-MT-3和EX-T2598-M56-MT-1E在转染Eca-109和TE13细胞株48h后,其G0/G1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70.97±1.58%、54.58±2.38%(P<0.05),S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4.32±1.23%、30.15±1.77% (P<0.05),G2/M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4.72±1.08%、15.27±1.06%(P>0.05)。结论:1 MT-3基因在转染食管鳞癌Eca-109和TE13细胞株后,使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推测MT-3基因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2 MT-1E基因在转染食管鳞癌Eca-109和TE13细胞株后,对细胞周期影响不明显,推测MT-1E基因可能在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中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