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店业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酒店业每年为国家财政创造166.8亿元税金,每年为社会提供约151万个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2007-2016年的10年期间,酒店业年均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仅为0.25%,年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43%,盈利能力十分低下。不仅如此,总量高达2254家的国有酒店,以6倍于外商投资酒店的体量贡献了2倍于外商投资酒店的流转税额,可见国有酒店营运效率也不甚理想。2015年9月13日,中央出台了国企分类考核新办法,按照新办法,竞争类国企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优胜劣汰。如何破解国有酒店盈利能力低下的难题,提高营运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经迫在眉睫。由于非上市国有酒店财务信息难以获取,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有上市公司中绩效相对较优和相对较弱企业经营绩效的对比分析,找出绩效较差国有酒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业绩较落后的国有酒店改善经营业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适合国有酒店经营绩效分析的指标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对5家国有上市酒店2007-2016年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排序,根据排序结果挑选出了绩效评分相对较优的锦江股份和相对较差的华天酒店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接下来借助杜邦分析原理将体现经营绩效的各相关财务指标层层分解到最底层原始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分别从盈利能力、债务风险、成长能力、资产质量、新财富创造能力等方面对华天酒店和锦江股份财务绩效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纵向和横向的数据对比分析,同时还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纳入国有酒店绩效研究范围。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华天酒店和锦江股份10年考察期间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规划、年度经营计划执行结果及风险应对具体措施等进行了结果分析,发现综合财务绩效较差的华天酒店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公司发展战略混乱、连锁化扩张中忽视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多元化经营中没有充分发挥主业优势、经营模式上过于依赖重资产自营、营销手段比较落后以及费用管控不利等问题;此外,在分析中还发现现行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本身也存在着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文章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如下5点结论:1.国有酒店高层领导者应努力加强学习,拓展视野,提高战略领导能力;2.国有酒店在连锁化经营扩张时,应综合考虑目标投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慎重选址,提高投资项目的回报率;3.国有酒店应加快思维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步伐,充分发挥互联网营销的技术优势为酒店创造更多的财富;4.国有酒店应加强成本费用的管控,加强“绿色酒店”建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5.国有酒店经营绩效考核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章最后根据结果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国有酒店经营管理的建议,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