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加速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给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和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到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而且也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工作的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人作为一名高校专职管理人员,在学生工作系统工作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多年,对高校的学生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体会,能切身感受到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刻体会到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通过长期的工作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的很多领域,都已经从信息管理进入了知识管理的时代,甚至提出了第二代知识管理的概念。笔者认为要有效破解困扰高校学生工作的这一难题,迫切需要在是在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知识管理的创新理念与方法,从辅导员的选留、培训、考核、激励、分流等五个环节做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尽管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在国内尚未出现,缺乏理论与实践支撑,但自从知识管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实践领域出现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受到经济、管理、社会、教育、哲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支撑,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以后,探讨各领域的知识管理问题,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在教育要面向知识经济的今天,引入知识管理不仅是时势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增强辅导员的工作实效,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以所在的山东大学为例对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借鉴了美国等境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知识管理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