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物理教学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广大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展创造丰富的环境和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创设物理情境,实现物理与生活对接,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改革物理教学过程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论文基于高中物理教学领域,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学校信息平台系统中的学习功能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实践探究,提出信息化适用于物理教学的几种课型,并呈现新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不同课型案例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内外对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应用的实施概况,关注到其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仍缺少有效性的案例实践,说明了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结合不同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理论,找到其对物理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启示。并提出基于网络环境下建立新型物理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网络模式及其特点。第三部分分析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简述信息化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使用情况,提出如何利用校园网络进行物理教学实施,从而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第四部分结合学校(某普通高中)的信息平台系统中学习功能板块——网络课堂、网上练习并结合物理概念课、物理学习包、物理练习课等课型,以具体的案例实践为研究基础,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第五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实验班级的学生、家长展开调研,通过统计分析进一步说明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六部分得出利用信息平台可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结论,反思问题,展望未来。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和交互性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和客观差异性,使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具体实施取得了以下一些收获:1.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平台,使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参考资料等形成长期、清晰的认识。2.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性强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完成人机、师生、生生交流。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小组协作、主动学习”的状态,可有效避免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4.实现新课改中所要求的教师角色的转变。物理老师最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同伴和合作者。本文最终达到检验利用信息化手段是否能够对学生学习物理提供帮助,找出了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实施途径,发现利用信息平台系统结合物理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探究活动有明显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物理成绩;并对物理概念课、物理学习包、物理练习课等课型教学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