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进行成像研究,通过CT成像及影像学表现来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其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发生概率,为临床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从而预防临床猝死事件的发生。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CT室成功行320排冠状动脉成像的6568例患者,其中共检测出94例AOCA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ToshibaAquilion one320排容积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统计出不同类型冠状动脉起源的类型比例,并分析较大样本类型AOCA对应的血管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发病率。同时随机抽取35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并统计出正常人群每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发生率,随后应用起源异常的相应的血管其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发生率与正常人群对应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进行χ2比较。对照组排除标准为患有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结果320排CT可以对心脏进行快速容积扫描,从而快速得到容积数据,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CT室成功行320排冠状动脉成像的6568例患者共检出94例AOCA患者。其发生率为1.43%,95例患者年龄为20~85岁,中位年龄为55.46岁,男性72例,女性22例,其中检测出(1) RCA开口高位例数14例,发生率为14.89%。(2) RCA开口于左窦例数为36例,发生率为38.30%。(3) LM开口高位例数为12例,发生率为12.77%。(4) LAD/LCX分别开口于左窦(主干缺如)例数为23例,发生率为24.47%。(5) LCX起源于右冠例数为9例,发生率为9.57%。正常人群对应的(1)LAD35人有14例有斑块,发生率为40%。(2)LCX35例有6例,发生率为17.14%。(3)RAC35例有5例有斑块,发生率为14.29%。后应用异常起源患者其对应的血管与正常人群相应的血管进行χ2比较。得出只有右冠起源于左窦时,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发生率为41.47%,与正常人群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发生率14.2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CT能够成功的对心脏进行容积扫描,它能够清楚显示血管及其走行,由以上数据得出大多数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对粥样硬化性斑块没有统计学意义,只有右冠起源于左窦时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此建议应同糖尿病、高血压等一同列为粥样硬化斑块好发因素之一,当检查出AOCA尤其是右冠起源于左窦时应格外注意,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并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