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常态,以线上借贷为特色的P2P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尤其突出,融资者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近年来,针对P2P市场中频频出现的平台倒闭、跑路、诈骗等现象,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监管政策,涉及资金存管、信息披露、平台备案等多个方面,呈现出监管趋严的态势。受此影响,P2P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平台数量迅速减少。为了推动P2P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有必要加强对P2P行业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分析P2P网络借贷中融资者的违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降低平台坏账率,减少问题平台数量。此外,受到监管趋严的影响,P2P平台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也积极吸引客户,努力提高平台盈利能力。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到平台中融资者异质性情况,了解不同的融资者借款的成功率和获得借款后的违约率的差异。为此,本文选取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P2P平台“人人贷”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的借款数据,采用Logit模型、OLS回归等方法研究P2P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融资者违约风险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文章选取了可选信用认证指标数量和借款描述字数两个变量作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信号”,检验P2P平台的融资者发送两个指标时,能否能提高借款成功率,降低还款的违约率。此外也考察了该市场中融资者异质性是否会造成借款成功率和违约率的差异化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借款描述作为P2P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能够有效提高借款成功率,降低违约率,缓解信息不对称;而可选信用认证指标数量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借款成功率,但是在降低违约风险方面效果并不显著。文章进一步考虑融资者异质性(以信用等级高低为划分依据)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验证了该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异质的。最后将两者结合,探究信用等级不同的“异质”融资者向市场发送同一“信号”时,借款成功率和违约风险是否存在差别。实证结果表明,高信用等级的融资者传递上述“信号”能够缓解逆向选择,提高借款成功率;而低信用等级的融资者利用该“信号”虽然提高了借款成功率,但违约风险增加,引发了道德风险。上述结论表明,在P2P平台问题频出、监管日益严格的情形下,P2P平台需要平衡风险和收益二者的关系,可以运用大数据等方式更加深入地搜集融资者信息,建立基于平台的社交网络,并对异质融资者区别对待以增强客户粘性。而作为平台中的投资者,在挑选投资标的时,需要综合考虑平台信誉、标的质量以及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融资者则需要尽可能提供详尽的信息,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防范违约风险。监管部门在积极推动各项监管政策的落实之外,还需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全方位覆盖的征信网络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