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文学发展,代表着一个地区风俗文化的历史传承,也饱含着新时期文艺创作者的内涵创新。区域文学评论,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区域内古今文学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建设性意见长善救失,从而推动区域文学的蓬勃发展、促进区域文学创作者沿着正确的方向汲取地方文学精髓而不断创新丰富区域文学发展。进行延边州汉文文学批评研究,能够在资料收集、文献整理、作家分析的过程中梳理延边地区汉文文学发展脉络,深刻体验汉文文学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中的存在价值,感受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渗透、互相影响支持的兄弟情谊,有利于延边地区碎片化的汉文文学文献的有效保存,促进延边文学的健康发展。延边文学评论大部分收录在《天池》《雁鸣湖》《金达莱》《延边日报》《延边大学学报》《东疆学刊》《延边五十年文艺作品选(散文·报告文学·文论卷)》等期刊或杂志内,这些评介带动和鼓励延边了文学不断兴起。从延边文学评论历程的发展脉络来看,延边文学经历的不同时期评论历程:首先是十七年文学阶段,这个时期比较经典的作品部分收录于《中国朝鲜族文学优秀作品选1949-2009》中,由著名延边作家金哲作序。然后是文革时期,文学批评常以大字报的形式指向一切文学的“牛鬼蛇神”,革除封建,向往新生,即在此时,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孟繁华写下了许多延边文学评论来指导延边文学的健康发展,张笑天于此时写下著名长篇小说《雁鸣湖畔》,同时还涌现了许多的延边文学批评家和知名作品。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延边文学批评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杂志、期刊、学报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迎来了延边文学发展的新纪元,文学批评亦与时俱进。从延边文学批评与内地文学评论的关联上看,延边文学批评作为中华民族文学批评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朝鲜族丰富文学艺术实践积淀发展起来的文艺思想,它与主流文学批评一起组成中华民族文学批评体系。延边文学批评因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与主流文学批评既相互依存,又别具一格。延边文学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碎片化的特点,多元化的延边文学批评促进了延边民族地域文学发展,也丰富了主流文学评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