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后大鼠腮腺细胞自噬的初步观察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60Coγ射线对腮腺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放射后腮腺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将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6只/组,3组接受OGy放射(对照组);3组接受6Gy放射;3组接受12Gy放射。以60Coγ射线对大鼠头颈部进行放射,放射方式为一次性给予所需放射剂量,建立腮腺放射损伤模型。分别于放射后12、24和48小时收集腮腺组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放射前后腮腺组织变化。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腮腺细胞的自噬及凋亡情况,统计自噬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的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腮腺组织Bcl-2、Bax、Beclin1、LC3蛋白的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相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放射后,腮腺细胞出现损伤反应,如细胞核缩小、变形、空泡性变和坏死。透射电镜下,对照组与放射组腮腺细胞中均可见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部分放射后发生凋亡的腮腺细胞中可见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2.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相比,全部放射组自噬阳性细胞在所观察的细胞中所占比例无明显增多或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放射组腮腺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后不同时间点的12Gy放射组细胞凋亡率与6Gy放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比较,各放射组腮腺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放射组腮腺细胞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后不同时间点的12Gy放射组Bcl-2与Bax蛋白表达与6Gy放射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4.与相同时间点的对照组比较,所有放射组腮腺细胞的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0Coγ射线能激活腮腺细胞凋亡,但其对腮腺细胞自噬的影响可能是微弱的。2.放射后腮腺细胞的凋亡可能与自噬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新生儿机械通气后细菌学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为新生儿机械通气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2年8月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68例
基于移动插板容腔对发动机进气压力畸变流场影响,获取了移动插板容腔对小进口直径发动机流场扰动特性。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数值模拟、改进设计与试验验证等技术过程,证
设计了一个S频段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两级E-PHEMT晶体管(ATF541M4)级联结构,单电源供电模式。应用微波仿真软件ADS对匹配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通过S参数及谐波
为实现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跟机自动化与采煤机记忆截割相结合的高效自动化采煤模式,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进行了大采高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以高瓦
[目的]1. 了解云南地区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流行病学特征;2.分析总结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深入对原发皮肤淋巴瘤的认识;3.对各型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临床与组织病理特
明代书法继宋、元帖学而拓展,一般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书法并没有延续杨维桢险绝求突破的路子,而是步趋赵孟颊工稳的书风。主要书家有“三宋”(宋克、宋燧、宋广)、“二沈”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五位。2012年全世界肝癌新发病例数为78万,中国约占全球人数的一半。
<正>医务人员手卫生与院内感染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污染手成为传播的媒介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医护人员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
在上文讨论英译实用性文章对词的处理的基础上 ,本文通过实例讨论对句子和段落的处理。作者对比了英汉句子结构的主要差别 ,认为翻译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实现英汉句子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