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借助参与式的设计工具,通过对健康管理问题的设计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分析,一方面试图提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试图丰富和改进参与式设计工具提出设计策略。设计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健康设计作为一个近几年快速增长的话题在医疗模式、慢病管理等多种分支领域开始被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研究。目前的健康设计研究逐渐触及医疗卫生服务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等棘手问题,本文试图从“治未病”的理论,即从预防,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等角度去探索大健康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旨在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收益。文章的设计实践过程采用非常规的参与式设计进程:保持参与者的长期稳态参与和设计师的持续跟进式统筹和管理。从调研阶段开始对3组家庭和2位社区医生进行采访;区别于普通的参与式设计实践,支撑文章的设计活动是持续对参与者的跟踪研究后的:在前期进行了充分访谈和观察的基础上,在设计中期组织参与式工作坊,让设计师小组与参与者充分互动和讨论解决方案,到最终的服务设计模式确定后对参与者的回访,并且持续的保持和各个家庭的跟进互动。在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中,经过长期的参与过程,从众多的解决方案中最终聚焦到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团队形式的家庭医生包括营养,运动,心理,以及作为后方支持性的院内专家队伍等多方面的健康管理组织,与多个家庭进行签约,提供以健康习惯养成、家庭与医生的互动和疾病预防为主的服务内容。并通过云平台把服务周边资源辐射到大健康相关的其他领域。文章最通过设计实践对参与式设计的作用和机制、参与式设计的模式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最终提出参与式设计的执行策略。参与式设计的作用和机制包括了1、有效降低参与者间的信息不对称;2、缓解多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3、及时促进参与者的行为模式改变;4、增强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移情。参与式设计的模式主要包括了一、不断更新参与者的动态模式和二、固定参与者的稳态模式,并分析了两种模式下作用和机制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参与式设计的执行策略,包括设定充足的设计周期;培养参与者的参与自发性;平衡参与者的表达机会以及保持议题范围的可控性等策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