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行PTAS治疗安全性及疗效【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的安全性及疗效。【资料与方法】连续入组2011.12月至2013.12月我科收治的症状性MCA重度狭窄(狭窄程度为70%-99%)并行PTAS治疗患者。截止2014.6月作为随访终点,对48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作一统计分析。评估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mRS评分)。【结果】48例平均年龄为57.63±9.12岁,患者术前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为82.56±9.49%,经PTAS术后狭窄程度为10.73±8.12%;术后30天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17%(2例发生TIA);平均随访时间为19.3±3.1个月,主要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10.42%(5例,4例为TIA,1例为缺血性卒中);严重致残及死亡数为0。术前、术后患者m RS评分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症状性MCA重度狭窄患者选择性行PTAS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短期疗效优于药物治疗,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2 CTP对于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缺血情况的评估价值【目的】使用头颅CTP(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检查评估MCA重度狭窄患者术前术后脑灌注情况,探讨CTP对行PTAS患者的脑缺血范围、缺血程度改善情况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32例MCA重度狭窄患者行PTAS术前、术后均行头颅CTP检查,对术前、术后CTP参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对MTT((Mean Transit Time)、TTP(Time To Peak)彩色图谱的分析,明确术前脑缺血程度及术后改善情况;根据患者患侧TTP延长区域,对32例患者术前术后进行ASPECTS(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评分,分析脑缺血范围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32例患者患侧MTT、TTP值均较对侧显著延长;术后患者MTT、TTP均明显改善;所有32例患者术前患侧ASPECTS平均为3.50±1.30,与对侧(8.59±1.24)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术后ASPECTS平均为8.47±1.14,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2),而与对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头颅CTP能够较直观而准确的评价MCA重度狭窄患者脑缺血的范围及程度,为PTAS术后脑缺血是否改善提供客观依据。3支架内再狭窄原因探讨【目的】PTAS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一常见问题,具有一定的发生率,本部分主要探讨IS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MCA重度狭窄PTAS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患者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根据血管再狭窄情况分为两组,分别记为ISR组和NISR组,并对ISR组及NISR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吸烟、血管内径等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37例中出现ISR(≥50%)为6例(16.22%)。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与NISR组性别组成有统计学差异;糖尿病患者4例(66.67%)与NISR组糖尿病11例(29.73%)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ISR组MCA平均内径较NISR组小;其余各项均未呈现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糖尿病或许是PTAS术后IS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MCA内径小的患者有更高发生ISR的趋势。高血压、吸烟等因素对ISR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