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阱质谱(IT-MS)在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解析、碎片裂解行为和裂解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本文建立了中药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LC)或毛细管电泳(CE)串联IT-MS分析新方法学的研究,另外,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LC-MS测定熊果酸在大鼠血浆和组织中浓度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熊果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所有研究结果表明:LC/CE-IT-MS可以用来分析不同中药活性成分的在线结构解析和含量测定。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LC-IT-MS定性和定量测定同分异构体熊果酸(ursolic acid)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的分析方法。采用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对照品直接进样,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进行IT-MS分析,两种模式下,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多级质谱图被收集和解析,研究了它们的主要碎片离子裂解途径,确定了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定量监测离子为去氢分子离子峰[M-H]-。该方法对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检测限为5ng/mL,同时对该方法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成功的利用该方法测定了9种中药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2)建立了LC-IT-MS对长春花中总生物碱定性分析及5种活性生物碱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萝巴新(ajmalicine),长春质碱(catharanthine),文多灵(vindoline),长春碱(vinblastine)和环氧长春碱(vinleurosine)对照品直接进样,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碎片分析,确定定量监测离子,采用LC-IT-MS共鉴定了19种长春花生物碱,实验还建立了LC-UV和LC-MS两种方法同时测定长春花中5种活性生物碱,评价了两种方法的方法学包括重复性、检测限、线性范围和回收率,LC-MS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和较高灵敏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长春花中5种活性生物碱的测定,并成功测定了长春花中的5种活性生物碱含量。(3)建立了LC-UV、LC-MS和LC-ECD对补骨脂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的分析方法。采用LC-IT-MS对补骨脂提取液进行分析,共鉴定了18种化合物,利用LC-UV、LC-MS和LC-ECD3种分析方法同时对补骨脂甲素(bavachin)、补骨脂乙素(isobavachalcone)、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和补骨脂酚(bakuchiol)进行分析研究,三种分析分析方法均经方法学确证,对4个分析物来说,LC-ECD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负离子模式下,LC-MS对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和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利用3种分析方法测定了补骨脂中的4种活性成分,3种方法测定结果相符。(4)建立了快速和灵敏的LC-MS测定熊果酸在大鼠血浆和组织中浓度的分析方法,以甘草酸为内标,采用选择监测离子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考察了熊果酸在生物样品中的线性、检测限、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在血浆和组织中的检测限分别为0.5ng/mL和4.0ng/g。经过3P97模拟计算了熊果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并测定了大鼠心,肝,脾,肺,肾和脑中的浓度,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熊果酸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的研究。(5)建立了区带毛细管电泳(CZE)-质谱同时测定长春碱和它的合成前体(长春质碱和文多灵)的新分析方法。以20mM乙酸铵-1.5%乙酸的水溶液为缓冲液,3种化合物在20分钟以内到达基线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选择化合物的[M+H]+为定量监测离子,同时对CE-MS的方法学进行确证,并成功利用CE-MS测定了长春花中3种活性生物碱。(6)建立了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质谱同时分析粉防己碱(tetrandrine)、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和青藤碱(sinomenine)的新分析方法。3种生物碱的对照品直接进样IT-MS分析,研究了它们的主要碎片离子和离子裂解途径,以小檗碱为内标,50%甲醇的水溶液(含0.2%乙酸)为鞘流液,分离缓冲液为:80mM乙酸铵和1%乙酸的甲醇-水-乙腈(70:10:20)溶液,同时对CE-MS的方法学进行确证,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防己和北豆根中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和青藤碱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