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下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aofe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旱作农田温室气体(CO2、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进行长期施氮定位试验,分别以施入0kg/hm2、52.5 kg/hm2、105.0kg/hm2、157.5 kg/hm2和210.0 kg/hm2氮肥的旱作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仪法和二氧化碳呼吸仪(EGM-4)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全生育期农田N2O和CO2气体通量的变化规律,且结合同观测期测定的土壤温度和水分,进一步探究生育期不同施氮处理下农田N2O和CO2排放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如下:(1)在生育期内,不同施氮水平下,农田N2O排放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CO2排放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N5处理下农田N2O累积排放量最高,N1处理最低。同时,N1处理下农田CO2累积排放量最高,N5处理下最低。(2)在生育期内,旱作雨养农田在不同施氮水平下N2O和CO2排放量呈季节性变化,且各处理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农田N2O排放在出苗期前波动较平缓,在抽穗期与灌浆期呈较高排放走势,其中灌浆期排放峰高于抽穗期排放峰;农田CO2排放在分蘖期前波动幅度较小,从分蘖期开始呈较高排放走势,在抽穗期出现最高排放峰,开花期后各处理呈较低走势。(3)农田N2O和CO2排放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影响。土壤温度升高,促进农田N2O与CO2排放,其中N2O排放与各层次土壤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479、0.519和0.394,CO2排放与各层次土壤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427、0.419和0.483;05cm和10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升高抑制了农田N2O排放,相关系数分别为-0.173、-0.367,而5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升高促进农田N2O排放;土壤含水量升高,抑制农田CO2排放,相关系数分别为-0.131、-0.125和-0.385。(4)N2O的增温潜势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CO2的增温潜势随施氮量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施氮处理下旱作农田N2O和CO2排放综合增温潜势变化明显,两种气体总的综合增温潜势变化范围为3731.7684339.891kgCO2-e/hm2
其他文献
<正>0引言JJF 1059.1-2012在JJF 1059-1999基础上,经过修订完善,补充了一些新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在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方法中,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常规计量中可以预先评估
文中针对物流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先进、师资力量薄弱、理论教学过多而实践性教学少、实训基地不足等问题,研究以浙江省高职高专物流技能大赛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二硫化碳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讨论了进料位置、回流比、塔板数、馏出与进料量摩尔比对二硫化碳精馏塔的模拟结果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操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