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提取物治疗慢性湿疹的实验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f0902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湿疹患者在皮肤科病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很大。临床中慢性湿疹以患者经常性难耐受的瘙痒及病情的发复发作难愈为其突出特点。慢性局限性湿疹的治疗以外用为主,西药常用激素类药物,但由于皮质类固醇药物副作用较大,并且容易复发。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因此,积极探索能够外用有效的治疗慢性湿疹,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的药物是科研的重中之重。白鲜皮在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表现出良好的前景。目前白鲜皮外用治疗湿疹还仅限于复方制剂,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提取白鲜皮的主要药效成分梣酮、白鲜碱和黄柏酮的浸膏进行实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白鲜皮主要的活性成分梣酮、白鲜碱和黄柏酮外用止痒及治疗慢性湿疹的作用机制,客观评价白鲜皮主要药效成分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同时为白鲜皮单体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研究过程与方法:1止痒作用(磷酸组胺致痒实验)取白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白鲜皮三种单体提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首先擦伤豚鼠右足背,10min后开始在创面处滴0.01%磷酸组织胺0.05ml/只,此后逐步递增浓度,每次均为0.05ml/只,直致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背时所给予的磷酸组织胺总量为致痒阈,比较各组的差异。通过外用白鲜皮三种单体的浸膏,观察豚鼠的瘙痒反应并计算豚鼠的痒阈值,来判断白鲜皮主要药效成分外用止痒的疗效;2对豚鼠慢性湿疹皮炎模型的影响取白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白鲜皮三种单体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激发的方法诱发豚鼠漫性湿疹皮炎模型。致敏后给药,2次/d,连续30d。最后处死豚鼠,剪取右侧耳廓,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炎症细胞浸润等情况。通过DNCB致豚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模型,观察白鲜皮单体提取物对其的影响。3免疫组织化学法对(DNCB)诱发豚鼠漫性湿疹皮炎模型的5-羟色胺蛋白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对豚鼠慢性湿疹皮损处5-羟色胺(5-HT)进行标记研究,根据实验结果观察白鲜皮单体提取物对其的影响。结果:白鲜皮三种单体提取物(梣酮、白鲜碱、黄柏酮)可显著提高致痒剂磷酸组胺对豚鼠模型的痒阈值,且对豚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DNCB致皮肤过敏反应的炎性细胞浸润,并能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过程中炎症介质5-羟色胺的释放。结论:白鲜皮单体提取物具有抗豚鼠慢性皮炎湿疹、止痒及阻止过敏反应中5-羟色胺释放的作用,对治疗慢性湿疹有一定疗效。
其他文献
角色扮演绝不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而是在后现代的语境里涌现了新的表现形态——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和COSPLAY,本文主要研究这两种形态所具有的后现代特征和彰
用比色法检测了4个品系21个桑品种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桑叶的GABA含量有较大差异,广东桑为0.862%、山桑为0.726%、白桑为0.640%、鲁桑为0.473%。其中广东桑的抗青
对于换热管受横向流激振产生振动的问题,考虑流体阻尼与管道变形的影响,得到了关于振动速度的高阶偏微分方程。以弹簧-质量系统作为方程的特解入手,分析了热管振动方程解的形
针对油田井场撬装液态CO2卧式储罐设计涉及参数比较多、现场使用有特殊要求的特点,从材料选择、参数设计、主体结构、支撑结构、保温方式及关键部件的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了设计
本文对TIpTop冷硫化衬胶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与其他几种常见的磁选机筒皮防护方式进行对比,对TIPTOP冷硫化衬胶技术在筒皮保护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依据能量守恒原则,为充分利用抽油机运动件的惯性能量,建立了抽油机变速驱动力模型、求解方法和全周期优化运行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合适的变速运行方案能够提高系统效率和节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扩大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在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和涵养水源
国务院常务会议1月30日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提出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并且要求,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报纸
基于DPM离散模型、液滴破碎模型和液滴与气体之间的传热传质模型,对闪蒸室内液滴雾化闪蒸进行仿真模拟。喷雾发展初期闪蒸最为剧烈,各物理场如液滴的温度场、速度场、气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