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击行为是中小学生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冲突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生活在高水平父母冲突下的儿童、青少年,其攻击行为也会相应增多[1]。然而,我国对于父母冲突影响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内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包括对不同家庭结构下儿童、青少年的比较性研究,以及离异单亲家庭下子女随谁生活的区别性研究。对这些信息的探讨有助于完善对我国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识以及精准地开展预防和干预工作。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家庭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综合影响。本研究选取山西省和河南省多所普通中小学三至九年级的学生,共计659人为研究对象,使用父母冲突问卷、亲子冲突问卷、攻击行为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以亲子冲突为中介变量,以家庭结构为调节变量,探讨父母冲突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在身体攻击和间接攻击方面,男生比女生表现的更突出;而在年级上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2)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儿童、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相比女生,男生在感知父母冲突的强度上表现的更为敏锐;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在父母冲突的频率和强度方面都更为敏锐。(3)在亲子冲突方面,男生在身体冲突、言语冲突以及总分上均高于女生,差异显著;而年级差异只体现在身体冲突维度上,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的身体冲突高于小学生。(4)父母冲突、亲子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两两相关,父母冲突及其维度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而亲子冲突只在身体冲突维度上正向预测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5)父母冲突可以通过亲子冲突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亲子冲突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家庭结构调节了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6)不同抚养者的离异单亲家庭中儿童、青少年在亲子冲突上差异不显著,只在攻击行为的间接攻击维度上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