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坳陷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区域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上,研究了盆地结构特征及断裂构造特征,再结合盆地沉降史特征,从分析盆地变形序列、构建不同阶段的构造变形场特征入手,研究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式,从而揭示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的控制。研究表明,渤中坳陷渤东-庙西地区为NW(NWW)断SE(SEE)翘的半地堑结构;秦南-石臼坨地区南段的半地堑结构为NW断SE翘,中段为不对称的地堑结构,北段为SE断NW翘的箕状半地堑;渤南地区为北断南翘的半地堑结构;渤中地区南段为拗断结构,中段和北段为SEE断NWW翘的半地堑盆地结构。渤中坳陷发育四种类型的断裂:即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走滑断裂和长期活动的断裂。平面上划分渤东、秦南-石臼坨、渤南和渤中伸展断裂系统以及NNE向右旋走滑和NW-NWW向左旋走滑断裂系统等六个断裂系统。断裂强活动期主要有三期,其中,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形成NNE向、NE向、近EW向伸展断层和NW-NWW向伸展变换断层,东营组沉积时期叠加了NNE向右旋走滑伸展断层和NW-NWW向左旋走滑伸展断层,明一段—第四系沉积时期受郯庐断裂带走滑活动的影响使NNE向断裂再次发生右旋走滑活动。渤中坳陷古近纪裂陷阶段可进一步分为四个演化阶段,相当于孔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一二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新近纪-第四纪的后裂陷阶段可分为二个演化阶段,即馆陶组-明二段和明一段-第四系沉积时期。不同演化阶段的原型盆地结构特征不同,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为“伸展拗陷盆地或伸展拗断盆地”;沙三段沉积时期为“伸展断陷盆地”;沙一、二段沉积时期为“伸展断拗盆地”;东营组沉积时期为“走滑伸展断拗盆地”和“伸展断拗盆地”的叠加复合。新近纪以来为受热地幔冷却下沉及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活动等因素影响的“拗陷盆地”。盆地结构及构造演化特征表明,地幔底辟作用、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深大断裂是控制渤中坳陷演化的主导因素,地幔热底辟引起的地壳伸展作用具有双向伸展特征,控制伸展断裂系统的形成演化,区域构造应力场及深断裂带走滑作用控制NNE向郯庐断裂带和NWW向北京-蓬莱断裂带的共轭剪切走滑构造变形,形成走滑断裂系统。渤中坳陷的构造演化控制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构造活动形成断裂为油气垂向穿层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条件,长期活动的断层是油气有效垂向运移的通道;构造强活动期的构造变形方式控制圈闭类型,沙三段沉积时期的伸展构造变形形成基底潜山和基底断块圈闭;东营组沉积时期走滑伸展构造变形形成扭动背斜、断背斜、断块、断鼻等圈闭;明一段-第四系沉积时期走滑构造变形形成扭动背斜和反转背斜圈闭。渤中坳陷重点勘探目的层为馆陶组和明二段,预测郯庐断裂带辽东湾与渤东段、渤东段与庙西段之间的转折凸起部位、渤中凹陷西斜坡南段的BZ8-4构造为相对最为有利的目标区。
其他文献
文中对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的两个环节——病斑产孢、叶面附着孢子的动态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关于病斑产孢与日龄以及温度关系的3个回归方程式;研究还表明:叶面附着的孢子数
为确定模型中的重要参数,研究了玉米生育期、肥力和品种对大斑病的主要抗性组分——侵染机率、潜育期和病斑产孢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玉米生育期对侵染机率和潜育期有显著影响
目前高中生写作存在平淡乏味、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等现象,探寻写出真情实感的路径,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辽河油田采油井和注水井套管的损坏情况已越来越严重,并直接影响到了油田的稳产、上产。因此研究“套损”原因及“套损”机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
合成孔径雷达(SAR)在军事侦察和民用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SAR图像制导为背景,针对SAR图像目标检测与提取研究了相关的图像快速处理算法。研究了SAR图像的成像特征,具体
<正>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十三五"时期的我国体育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改革目标及相关发展对策,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
会议
全面阐述了中国马铃薯栽培的最新进展,论述了各地针对当地生态条件形成的高产优质模式化栽培技术特点及在生产中取得的成就,指出了选择优良品种、不同耕作方式、平衡施肥及加
底水油藏在我国油藏中占很大的比例,其储量相当丰富。除了有大量的天然底水油藏外,随着油田进入二次开采,更多油田的开发特征不断趋向于底水类型的油藏。本课题以S底水油藏为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及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尽可能地减少新鲜水用量和废水排放已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过程工业是用水大户和废水排放大户。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对其进
我国低渗透油藏的探明地质储量约占全部探明地质储量的1/4。如何开发好低渗透油藏,其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低渗透油藏基本上都采取注水保持压力的开发方式,采用何种井网形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