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形势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诸多思想问题,从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方面来看:教师在工作当中缺乏使命感,职业怠倦问题突出,把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当成负担;从职业满意度和价值取向来看:农村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和荣誉感,功利思想严重;从法制和职业道德方面来看:农村教师打骂、体罚学生的现象普遍,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不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问题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对社会,影响社会风气、影响道德建设、影响社会和谐;二是对学校,降低学校的教学质量、损害学校的整体形象、妨碍学校的教学管理;三是对学生,影响学生的课程学习、不利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学生的茁壮成长。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来看:社会存在着不良功利思想、金钱化的思想、西方社会“享乐主义”的思想;从学校管理工作来看:学校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缺乏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管理和评价制度不健全;从教师自身的原因来看:农村教师存在先天压力、农村教师职业素养不够、农村教师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有:一是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包括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落实农村教师补贴及收入,合理分配并优化教学资源;二是明确岗位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包括强化教师的德育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教师的良好心态,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三是坚持统筹理念加强学校管理,包括健全思想工作机构,加强党政队伍建设,强化骨干教师作用,求真务实强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