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80年代河南积极进行农村经济改革,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时却又面临着艰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这是因为:(一)河南地处中原沃野,耕作农业历来发达,人口稠密,长期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村人口自然增长迅速,致使历史遗留的人口基数很大,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不能全部消化。由于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及相配套的制度的阻挡和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城镇和非农业转移,造成大量积压,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该问题曾被计划经济体制长期隐蔽,随着农村改革的进行,日益突出。(二)河南解放前工业基础很薄弱,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实施优先发展工业和城镇的战略,导致城乡差距拉大,1958年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构建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城镇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既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又形成对劳动力的需求,此时,农村改革赋予农民以经营和行动的自由,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二十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了加快本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稳步、有序的转移,在加快工业和城镇建设同时,河南各级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通过招工、临时工转正、民办教师转正、直接的农转非、升学、参军、接班顶替等渠道,使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了城镇户口和适当的工作,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向城镇转移(一)1979年~1980年,河南改革开放刚起步,城镇待业人口和回城知青的就业任务很大,农村尚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农民还未获得身份和经营自由,此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除了招工、接班顶替、参军、升学、婚迁等所谓的羊肠小道外,就剩下临时工转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等几个途径了,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处在开始阶段。(二)1981年~1990年,河南改革开放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控制松动,尽管国家严格控制对农村直接招工和认真清理计划外用工,但是各种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特殊政策相继出台,标志性的就是各种“农转非”,涉及的层面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影响最大。上述政策的实施促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同时,政策之外还有很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主动进城务工,形成民工潮。尽管民工们为工业和城镇发展出力流汗,却还是农民,是兼业型的农民,不享受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没有真正转移到城镇。总之,二十世纪80年代,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政府的主导和政策影响下,尽管向城镇转移缓慢,伴随着工业和城镇发展不同步及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但是,其意义很大,(一)有利于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压力,缩小了城乡差距;(二)避免大的社会震荡和西方城市病的重演,有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及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三)有利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
并联机床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制造装备,是机器人技术在机床领域的延伸,是传统机床与现代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迅速扩大的同时,机器人领域内知识
目的:研究消疣凝胶的制备、质量标准及观察治疗尖锐湿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复方氟脲嘧啶和干扰素为主药,制备成外用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脲嘧啶的含量,设对照组
通过对新结构调心滚子轴承的设计研究,阐明其结构特点、技术要点和创新点对该轴承的重承载性和寿命的影响。采用先进的优化设计理论,选取合理的曲率半径,运用先进的滚子自引
采用间甲苯胺对固化剂双氰胺进行改性,红外表明双氰胺的-C=N与间甲苯胺的-NH2发生反应,提高了固化剂的反应活性;XRD也证实了改性反应的进行。采用硫酸铜改性咪唑,XRD表明了有新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积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
我校外交学系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设计了我们新学期的课程教学规划。对教学的目标、教材的选择、教学进度、授课要点以及考核方式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本文结合案例对所
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化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农村信息化问题不仅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
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规模经营的固有弊端日渐显露出来。如农户耕地面积过小,地块过于分散,不利于合理使用农业机械,采用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地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