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至今日,于中日两国人民而言,激荡的三国时代中纷繁的历史人物依旧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作为其中代表人物之一的关羽,其忠义勇形象不但在中国深入人心,在日本也同样受到追捧。就日本而言,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层出不穷的三国文学中,甚至在日本传统戏剧中也可以寻到关羽的身影。不同的是,与中国戏曲中的“关公戏”相比,无论是关羽故事讲述,还是关羽形象塑造,日本“关羽戏”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颇具比较价值和研究意义。为此本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于中日两国人民而言,激荡的三国时代中纷繁的历史人物依旧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作为其中代表人物之一的关羽,其忠义勇形象不但在中国深入人心,在日本也同样受到追捧。就日本而言,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层出不穷的三国文学中,甚至在日本传统戏剧中也可以寻到关羽的身影。不同的是,与中国戏曲中的“关公戏”相比,无论是关羽故事讲述,还是关羽形象塑造,日本“关羽戏”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颇具比较价值和研究意义。为此本文着眼于日本传统戏剧中的关羽故事戏,试图以日本戏剧中的关羽形象塑造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比较文学影响接受研究和跨文化研究,运用文学研究所推崇的文本细读方法等,寻求关羽形象从中国到日本,从文学作品到戏剧等文艺领域中的变化,并探求诸多变化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任何一种戏剧,其经典剧目从来都需要有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案头支撑,无论这种文学是作者的纯原创,还是基于正史、历史小说或民间传说的再创作。因此,探究日本戏剧中的关羽形象嬗变,需从中日的三国文学文本中寻求这一答案。中国文学中,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关羽形象塑造已基本完成和定型。同时,由于三国文学、关公戏和关公信仰三者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关羽形象更是根深蒂固地植入中国人头脑中,可谓一千个中国人头脑中拥有一个共通的关羽形象。不同于此,日本人接受关羽形象的手段较为单一,多数始于三国文学。随着《三国志》《三国演义》等文本的东传,尤其是后者《三国演义》在17世纪初传入日本,到第一部日译本《通俗三国志》甫一出现,立即受到日本民众的喜欢,关羽形象也史无前例地被日本人所接纳和熟知。20世纪上半期,吉川英治的再创文学《三国志》更是拉开了日本三国文学的大幕。由此,从比较文学角度梳理中日文学文本中的关羽书写异同,考察关羽形象从中国史书小说到日本翻译小说及再创文学中的嬗变。日本戏剧对关羽形象的塑造,既源于文学又高于文学。以能、木偶净琉璃、歌舞伎为代表的日本戏剧中,虽然数量有限,但的确存在有多出“关羽戏”。通过详细解读这些“关羽戏”剧本,可以从三国文学原著、日译本以及再创文学文本中找寻到剧本的文学出处。同时,不可否认这些剧目也并非全盘吸收文学中的关羽故事,剧作者通过结合能、木偶净琉璃、歌舞伎各自表演特征和剧本构成来改编关羽故事,从而塑造出不同于文学中的新的关羽形象。另外,在解读过程中,发现可以将能、木偶净琉璃、歌舞伎中塑造的关羽形象,分为“鬼魂戏”“英雄戏”“显圣戏”三种类型,这恰好与中国“关公戏”中关羽形象塑造形成同类型比较。为此从中国戏曲中选取相对应的关公戏与之进行比较,探究中日戏剧中塑造的关羽形象异同。探究日本文学、戏剧中的关羽形象嬗变原由,可以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入手,首先探讨关帝信仰从中国到日本的传播路径,从主动传播和接受传播两方面分析日本关羽信仰的接受和改变。其次回归日本戏剧,探讨日本戏剧文化中的习俗与禁忌,并且结合中国关公戏中诸如禁演历史、演出习俗和禁忌等关羽文化,比较研究中日戏剧中的信仰文化对戏剧的影响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和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关羽形象在日本的传播早已突破传统文学文字,在戏剧、动漫、民俗等领域不断实现跨越。不仅如此,关羽形象还应接受者需求以及时代不同而产生变化。探索这一变化过程,可以发现日本人民在接受关羽这一人物时,会依据日本文化思想和民族审美特征对其进行过滤和筛选,在此基础上将契合本民族文化审美特质的形象加诸于关羽身上,从而完成“此关羽”到“彼关羽”的嬗变。研究日本戏剧中的关羽形象,不仅可以拓展中国关公戏、关公文化乃至三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而且日本戏剧对关羽形象的利用、再塑造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评价和传承关公戏、关公文化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日本戏剧对三国文化艺术价值的发掘、对三国历史文化的关注,启发我们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日本戏剧对中国三国戏的海外传播和接受值得肯定和借鉴。
其他文献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学科,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学习的萌芽阶段,最核心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化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质量在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在建设现代化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优势也逐渐呈现出来。基于此,文章从现代化小学语文课堂内涵入手,了解当下最活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全面分析信息技术手段在现代化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提出信息技术手段在现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愈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和价值,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有助于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传授学生一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现状为方向,以教学改革目标落实和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针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进行了探究。
口语交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应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口语交际是涉及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技能。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形式单一、资源不足等,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一步优化课堂,最终让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切实提高。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教育改革趋势的不断显现,关于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需要教师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还要在课堂教学规划中融合创新思考,让施教方案更加彰显科学化和多元化,以突出科技发展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促进作用。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规划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的使用功能,以此拓展教学路径。本文是关于让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落地的应用策略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当前,我国正持续推进教育事业改革,致力于打造全新的教育模式,因此,提高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迫在眉睫。此时,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满足新课改要求的必要手段。本文阐述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实际含义,分析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要素,并提出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作为见证历史发展变迁的场域和载体,遗址性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公众认同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选取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分析法、半结构化访谈、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遗址性博物馆的景观叙事、游客认同建构路径以及游客反应。研究表明,昭君博物院的景观叙事包含叙事建筑、叙事参照、叙事主题和叙事经验四种叙事类型,通过组织控制对不同景观的排序、组合、命名表达讲述者自身的立场与
近年来,随着《亲爱的客栈》《向往的生活》等综艺节目的爆红,民宿的规模迅速增长,也正是在这一期间,吸引了一大批渴望环游世界,始终“在路上”的千禧一代,积极走入古城古镇等特色旅游城市,热衷于体验各地的民宿。皖南地区凭借区位优势、人文及自然资源,吸引众多人前来旅游,其民宿行业也因此蓬勃。除此之外,皖南地区独特的气候造就了丰富的自然传统材料,为当地民宿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条件,体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了皖南
以马钢冷轧总厂镀锌机组、重卷机组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在上下游机组间对缺陷的产生位置进行更精准的跟踪、校准,以满足生产及质量的要求,降低末端工序及加工配套厂对缺陷剔除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并对一些常见问题做了分析和总结。
目前国内外许多钢厂在冷轧带钢生产线上配置了表面质量检测系统,但多数系统都是进口的,自主研发的国有冷轧带钢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并投入在线使用的显有报道。论述了冷轧镀锌线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镀锌带钢表面检测系统技术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冷轧镀锌带钢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成功应用于某冷轧镀锌线上。分别从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