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基于氢谱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代谢组学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代谢物质差异,以及针刺俞募穴、非经非穴和口服伊托必利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FD患者血浆代谢物的影响,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效应物质基础的调控作用的异同,为揭示俞募穴治疗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参照随机对照试验的原则,共纳入FD患者24例,健康受试者10例。24例FD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治疗组(胃俞募穴)、B组对照1组(非经非穴组)和C组对照2组(伊托必利组)。A、B两组采用电针治疗,C组口服伊托必利片,共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疗程间休息2天。采用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获取血浆代谢谱图,将波峰归—化积分后的数值导入SIMCA-P10.0软件包,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对数据进行滤噪,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得到相应的得分图和因子载荷图。比较FD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血浆代谢物的差异,以及第1疗程结束和第4疗程结束后各组对FD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及组间差异,着重观察俞募穴对代谢产物的调控效应。结果:1.FD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血浆中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磷脂酰胆碱、葡萄糖、乳酸、谷氨酰胺、脯氨酸、丙氨酸等物质发生了变化,是FD关键的代谢产物。2.治疗1个疗程后,各组的代谢物质均可发生相应的改变。三组对FD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磷脂酰胆碱有良性的调整作用,但无统计学的意义;对亮氨酸/异亮氨酸无明显的调整作用。药物组可改善脂蛋白的含量,但无统计学的意义。三组均可使α-葡萄糖的含量继续降低(P<0.05);本已升高的乳酸浓度继续升高,其中非经非穴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俞募穴组和药物组均可使赖氨酸含量继续升高,其中俞募穴组的改变显著(P<0.05);药物组丙氨酸的含量继续降低(P<0.01)。俞募穴和药物、俞募穴和非经非穴引起的物质代谢变化不同,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4个疗程后,三种治疗方法对FD潜在生物标志物磷脂酰胆碱均有良性调整的作用,仅有俞募穴组浓度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浓度只有俞募穴组有调整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俞募穴组和药物组均可使升高的乳酸向正常回落,其中药物组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俞募穴组对β-葡萄糖、苏氨酸、乙酰乙酸盐含量的良性调节也较显著(P<0.01)。同时,俞募穴组也可使原本降低的氧化三甲基铵(TAMO)继续降低,原本无明显差异的不饱和脂肪酸升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非穴组可以使α-D-吡喃葡萄糖含量继续升高(P<0.05)。药物组可以使赖氨酸含量上升(P<0.05)。俞募穴组和药物组、非经非穴组之间物质代谢变化的不同更加明显。非经非穴组和俞募穴组乳酸、α-D-吡喃葡萄糖、苏氨酸、β-葡萄糖、TMAO、乙酰乙酸盐、脯氨酸的改变有显著不同(P<0.05)。药物组和俞募穴组对赖氨酸、苏氨酸、β-葡萄糖、TMAO含量的调整改变显著不同(P<0.05)。结论:通过1HNMR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很好的区分出FD和健康人的物质代谢存在不同;针刺俞募穴,非经非穴和口服药物均可调整FD患者的物质代谢,但三组的调整作用不同,这种不同随着疗程的增加逐渐明显。针刺俞募穴组引起的物质改变更多,更显著,而非经非穴和药物组引起的物质改变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