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含多甲基铵基、季铵基、腺嘌呤基的联吡啶基铜、锌配合物作人工核酸酶,系统地研究功能基团的位置、空间位阻、氢键等因素对人工核酸酶活性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对5,5/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甲基进行修饰,合成了一系列含多甲基铵基的联吡啶衍生物L1~L4(L1=[5,5’-(Me2N[tCH2)2-bpy]2+,=[5,5’-(Me3NCH2)2-bpy]2+=[4,4’-(Me2NHCH2)2-bpy]2+,L4=[4,4’-(Me3NCH2)2-bpy=2,2-联吡啶基)以及它们的铜配合物,[Cu(L1~4)2Br]5+(1a~4a)。测定了配合物1a和4a的晶体机构,两个配合物中Cu(II)均形成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通过热变性实验和CD光谱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静电作用模式。在未加任何还原剂的情况下,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对pBR322 DNA的水解断裂能力和动力学过程,发现阳离子基团位于吡啶N原子间位(5,5’-)的配合物la和2a的核酸酶活性最高,是目前报道活性最高的人工核酸酶之一。当阳离子基团位于吡啶N原子对位时(4,4’-),由于其诱导效应减弱,使得配合物3a和4a活性降低。当阳离子基团位于吡啶N原子邻位时,因配体不能与金属离子有效配位而失去核酸酶活性。
2.合成了配体L1~L4的锌配合物,[Zn(L1~4)3]8+(1b~4b),测定了配合物4b的晶体结构,Zn(Ⅱ)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通过电位滴定研究了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物种分布。这些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静电作用通过紫外光谱滴定和CD光谱进行了研究。在近生理条件下,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对pBR322 DNA的水解断裂作用。结果显示,配合物1b~4b具有较高的核酸酶活性,尤其配合物2b是活性最高的含锌人工核酸酶之一,作用机理类似于对应的Cu(Ⅱ)配合物。对不同pH值条件下配合物切割DNA的研究表明它们在pH 7.5~7.8附近具有最高的核酸酶活性。
3.对4,4-二甲基.2,2-联吡啶上的甲基进行修饰,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链长烷基季铵基的联吡啶衍生物L5~L8作配体(L5=[4,4’-(Et3NCH2)2-bpy]2+,L6=[4,4’-((n-Bu)3NCH2)2-bpy]2+L7=[4,4’-((n-C6H13)3NCI-12)2-bpy]2+,L8[4,4’-((n-C8 H17)3N CH2)2-bpy】2+)。合成了配体L5和L6的锌配合物,[Zn(L5’6)3](C104)8(5b和6b),通过电位滴定研究了5b和6b在溶液中的物种分布,通过紫外光谱滴定和CD光谱研究了它们与CT-DNA之间的静电作用。将两个配合物用于对pBR322DNA水解断裂实验。发现含有较小阳离子基团的配合物5b能够有效地将超螺旋型DNA断裂成缺刻型,显示出较高的核酸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基团体积越小,其位阻效应越小,越有利于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其对底物DNA的亲核进攻,从而增强其核酸酶活性。
4.合成了配体L5~L8的铜配合物,[Cu(L5~8)2Br]-(C104)5(5a~8a),测定了配合物5a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Cu(II)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配位构型。通过紫外光谱滴定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力;试验了这些配合物在水解条件下对DNA的断裂作用,结果显示这些配合物的核酸酶活性相对较低,尤其是含更长烷基链的配合物7a和8a。但在还原剂的存在下,5a和6a能有效地氧化断裂pBR322DNA。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202和102是导致DNA断裂的活性氧物种。
5.对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甲基进行修饰在其上引入腺嘌呤基,合成了2,9-二(9H-腺嘌呤基甲基)-1,10-菲咯啉(L9),并合成了其铜配合物9a和锌配合物9b。通过热变性实验、紫外光谱滴定和CD光谱来研究这两个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力。结果显示,两个配合物都能够选择性地结合在AT富集的DNA小沟。研究了配合物9a在还原剂的存在下,对pBR322 DNA的氧化还原断裂作用。结果显示,在还原剂的存在下,配合物9a能有效地断裂DNA。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11202、02-和O2均参与了对DNA的切割,其中H202是主要的活性氧物种。
6.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5a~8a的电化学性质,发现带正电荷的季铵基能够提高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半波电位。测定了这些配合物的SOD活性,结果显示这些配合物具有较高的SOD活性,尤其是含有适当长度烷基链季铵基的配合物6a和7a的活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