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变动幅度较大,银行间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状况难以预测。一直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都处于较为充裕的状态,整个社会的资金很充足,可是为什么我国的银行间货币市场还会出现利率大幅上升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这样的事件呢?当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中的利率出现长时间大幅上涨时,说明整个市场中的流动性出现紧缺状况,这也意味着众多的金融机构正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等特点,而且一旦发生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致命性的。因此,本文尝试对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预防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紧缺和防范流动性危机事件。首先,本文对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做出概述,介绍了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的界定及其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进行概念解析。接着,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影响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因素。首先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了常见的影响因素,即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自主管理和外界因素对流动性的直接冲击。在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自主管理中,探讨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如何影响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在外界因素对流动性的直接冲击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常规性因素,主要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分析,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产生影响。接着,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4年间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的三次典型事件,全面、详细分析了每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既包括常规性因素也包括偶然性、突发性因素,以事实为依据。然后,本文对上述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检验结果中,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衡量指标流动性比例和贷存增长率缺口会对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产生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到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利率,商业银行监管指标的考核时点也对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利率有影响,这些都与理论相符。而公开市场业务与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与理论有出入,结合实际情况,本文认为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时主要是用于熨平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在本文的最后部分,通过对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影响因素的理论探究和实证检验,本文针对如何更好地预防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防范流动性紧缺和流动性危机事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分为三大块,即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以及完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我们应吸取国内外流动性危机事件的教训,有针对性地预防流动性供求失衡问题和防范流动性危机,积极做好应对措施准备,最终促进我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