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冷复合材料稳定性的预测和表征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jied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低温气体发生器和寒冷气体发生装置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低温气体发生器之所以可以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其内部的致冷复合材料在起作用。致冷复合材料的使用期限是个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未见相关报导。本文就致冷复合材料的使用期限进行了计算机预测,并用各种方法测试了致冷复合材料的性质。首先,应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在各种条件下材料的挥发量,并与材料允许挥发的极限值进行比较,进而预测了在各个气候带内致冷材料的保存期限。然后,通过试验和测试,表明保存在低温气体发生器中10年的致冷复合材料09-МП-1的样品没有发生固结、凹陷、脱落、和摩擦的痕迹,还具有很好的使用能力;对致冷复合材料的外观尺寸、材料的断裂面、微观裂痕、缺口、气孔和多相性的片料结构进行观测,发现其外观尺寸没有发生变化。最后,通过加快气候实验,即模拟延长5年使用期限后的材料09-МП-1的外形尺寸没有发生改变,破坏应力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质量变化率不超过0.15%。而模拟延长10年使用期限实验后的材料的性质发生改变,不能再作为航天材料使用。致冷复合材料АГТ和БАС模拟延长保存到20年的加快气候实验前后的机械性质、热稳定性、加快气候实验前后的热效应及各种相对湿度对材料的综合性质的影响的对比得出,在密闭环境内的材料АГТ和БАС依然具有使用能力,而模拟延长保存到25年的材料性质发生改变,不能再作为航天材料使用。对致冷材料09-OAB-1模拟延长保存到25年的加快气候实验前后的综合性质的对比得出,在密闭环境内的材料依然具有使用能力,而模拟延长保存到30年的材料性质发生改变,不能再作为航天材料使用。从保存和使用期限来看,在密闭环境下铵盐填充的致冷材料09-OAB-1具有更长的使用期限25年。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大量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对纳米材料及云母钛珠光颜料进展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根据双电层理论及云母钛形成机理,阐述了二步法云母基片表面二氧化钛包覆机理。本论文丰富和发展了云母基片表面包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包覆技术。在云母钛珠光颜料制备中,创新地推出独特二步法液相包膜技术,获取了云母基片表面二氧化钛颗粒膜均匀、致密,二氧化钛呈纳米级,利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和基质云母之间折光指数差而产生光学干涉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是指一类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其本身物理或(和)化学性质会产生对应变化的聚合物,这些刺激首要分为三大类: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详细的有温度、光照、pH、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02)或胰蛋白酶等。并且,通过共溶剂自组装的方式,两亲性刺激响应性共聚物可以组装获得不同形貌的纳米粒子,如刺激响应性囊泡等,其在特定的外界环境刺激触发下,可能会发生组装体的形貌转变或结构解离等一系列变
学位
以异溴丁酸羟乙酯(HEBr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和2,2联吡啶(bpy)为催化剂和配体,引发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NAS)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分子量可控、分布较窄的
本文以富马酸二(1,2-丙二醇)酯(BPGF)和二氯磷酸乙酯为单体,通过缩聚法合成了主链重复结构单元中含富马酸酯键的不饱和聚磷酸酯(UPPE),研究其作为可注射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