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III型分泌系统的“针状样”毒力装置(Needle-like injectisome)又称为注射小体,是III型分泌系统中一个复杂的微型装置,负责将效应蛋白传输到真核细胞。注射装置从细菌细胞质基质向外伸出内中空的针到达宿主细胞表面,该注射过程一共横跨三层膜。本研究成功克隆并分析了注射装置上两个重要因子:vscP基因和vscX基因。vscP基因ORF为1206 bp,共编码40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约为44.4 kD,等电点为5.72。构建VscP亚基三维结构模型发现,其与鞭毛FilK蛋白有相似构型。vscX基因ORF为378 bp,共编码125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约为14.2 kD,等电点为5.75。网络互作分析结果显示vscX与vsc Y、vopB、sycN等有相邻的关系。VscP和VscX各自具有一个重要结构域,分别是T3S4(369-389aa)结构域和Pfam(1-125aa)结构域。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2-△△Ct法分析VscP和VscX在分别在溶藻弧菌野生株HY9901、III型分泌系统护航蛋白缺失株△vscO和互补株C-vscO菌株中不同生长时期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显示,VscP和VscX的mRNA表达量均随溶藻弧菌HY9901生长而增长,在生长平缓期显著上调(p<0.01)。在vscO基因缺失后,VscP和VscX的mRNA表达量均在生长晚期显著上调(p<0.01),说明vscO的缺失破坏了VscO与VscP、VscX之间的协同关系,使得VscP和VscX在生长晚期表达过剩。选取VscP抗原制备亚单位疫苗,首先构建重组质粒pGEX-vscP,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表达;然后以28℃,0.4 mM IPTG,5 h的最优条件培养获得重组蛋白,并用GST标签的纯化柱纯化;最后,VscP抗原免疫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两周后,VscP抗原对多鳞鱚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7.7%、86.6%,说明VscP抗原有望成为制备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亚单位疫苗的良好材料。首次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VscP蛋白免疫多鳞鱚后其脾脏蛋白的表达差异,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对蛋白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VscP蛋白免疫组所得蛋白点为1316个,免疫前对照组所得蛋白点为1149个,PBS对照组所得蛋白点为1291个,PBS+佐剂对照组所得蛋白点为1316个。与对照组相比,在免疫组发现9个差异蛋白,5个为上调表达的蛋白和4个为新增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保护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