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描述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并探讨肾移植受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自我管理行为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203名出院后的肾移植受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自我效能量表,Beck抑郁问卷(BD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SF-36及临床病历资料(出院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主要临床检验指标)分别调查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健康状况。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中,体能锻炼平均为27.41±47.61 min/周,耐力锻炼平均为117.86±98.29 min/N;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的平均水平为1.37±0.84,即肾移植受者出现不适时,偶尔会运用症状管理的技巧;与医生交流的平均水平为1.96±0.93,即有时会与医生进行有效交流。术后时间为6个月~12个月组患者体能锻炼、耐力锻炼、与医生交流方面的平均水平高于术后时间<6个月、>12个月组的患者(P<0.05)。
2.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受其一般资料、自我效能、抑郁程度、社会支持的影响。
(1)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进行体能锻炼的时间较多(X<2>=11.070,P<0.05),小学文化程度患者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的得分最高,其次依次为大学、高中/中专、初中组(F=2.793,P<0.05);得到运动指导的患者进行耐力锻炼的时间较没有得到指导患者锻炼的时间多(Z=-2.180,P<0.05)。 (2)自我效能是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及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两个维度得分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r=0.322~0.873,P<0.01)。自我效能进入了肾移植受者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交流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604、0.378,自我效能分别能解释总变异的60.70﹪、39.50﹪。
(3)大部分肾移植受者(73.40﹪)术后存在轻度或轻度以上的抑郁。抑郁是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抑郁程度越高,患者进行耐力锻炼时间越长(X<2>=32.153,P<0.01),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F=11.619,P<0.01)、与医生的交流(F=9.979,P<0.01)越差;中度抑郁患者进行体能锻炼的时间最长(35.63±58.13min/N),其次依次为轻度抑郁、无或极轻微抑郁、重度抑郁患者。
(4)社会支持是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越高,自我管理行为各部分的水平均越好(r=0.248~0.798,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耐力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交流的水平越好(r=0.268~0.862,P<0.01)。
3.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1)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自我管理行为与SF-36总分和除健康变化外的其它8个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164~0.853,P<0.05),而耐力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健康变化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46~0.229,P<0.01)。
(2)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出院后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手术出院后未发生并发症组的耐力锻炼时间长于有发生并发症组(Z=-1.944,P<0.05),未发生并发症组的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行为优于有发生并发症组(t=2.058,P<0.05)。
(3)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主要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不明显。
研究结论:
(1)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患者进行体能锻炼的平均时间<30min/N];耐力锻炼的平均时间<120min/周;当患者感觉沮丧、痛楚或其他不适时,只是偶尔会进行认知性症状管理,如患者感觉不适或沮丧时,偶尔会用忽视或放松方法缓解不适;患者只是有时会与医生就治疗、健康等问题与医生进行有效交流。 (2)自我效能、文化程度、有无得到运动指导、抑郁、社会支持等因素对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是自我管理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得分高的‘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行为较好。
(3)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对其出院后的健康状况有影响,主要表现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出院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