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某些因素对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差异,比较和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其总生存期(OS)的差别,了解患者的临床获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09年01月-2016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334例肺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等因素分别对比生存期差异;比较不同肺癌治疗方法(化疗、放疗、手术、靶向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的预后,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建立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数据库,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使用对数秩和(log-rank)法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若HR>1则认为该变量是影响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一、总体人群数据分析结果可见,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2.1月(95%CI:10.7-13.2月),且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48.2%、20.3%。(1)男性患者MST为12.4月(95%CI:10.6-14.0月);女性患者MST为15.2月(95%CI:11.8-18.2月),男女患者的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2)<60岁患者MST为12.0月(95%CI:8.4-15.6月);60-69岁之间患者MST为18.0月(95%CI:13.2-22.8月);70-79岁之间患者MST为14.0月(95%CI:11.9-16.0月);80岁及以上患者MST为11.0月(95%CI:7.5-14.5月),不同年龄组患者的M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3)有吸烟史的患者MST为12.0月(95%CI:10.1-13.9月);无吸烟史的患者MST为15.1月(95%CI:12.7-17.5月),是否吸烟的患者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按吸烟指数(SI)进一步研究显示,SI≤200的患者MST为17.0月(95%CI:6.4-27.6月);SI在200-400之间的患者MST为15.0月(95%CI:7.0-22.9月);SI≥400的患者MST为12.0月(95%CI:10.5-13.5月),不同SI患者的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4)体重指数(BMI)<18.5 Kg/m2的患者MST为12.0月(95%CI:9.5-14.5月);18.5 Kg/m2≤BMI<23.9 Kg/m2的患者MST为14.0月(95%CI:9.3-18.7月);BMI≥24.0 Kg/m2的患者MST为19.1月(95%CI:17.1-21.1月),不同BMI患者的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5)体能状态评分(PS)=1分的患者MST为19.6月(95%CI:16.0-23.2月);PS=2分的MST为14.0月(95%CI:12.2-15.7月);PS=3分的MST为7.0月(95%CI:4.5-9.4月);PS=4分的MST为2.3月(95%CI:0-5.0月),不同PS评分的患者M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分期为II期的患者MST为36.0月(95%CI:21.6-50.4月);III期患者MST为12.0月(95%CI:9.3-14.7月);IV期患者MST为12.1月(95%CI:10.7-13.5月),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M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MST为12.1月(95%CI:10.7-13.5月);无远处转移患者MST为17.0月(95%CI:11.9-22.1月),是否远处转移的患者M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SCLC患者MST为12.5月(95%CI:9.9-15.1月);腺癌患者MST为16.0月(95%CI:12.2-19.8月);鳞癌患者MST为13.4月(95%CI:11.4-15.4月),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SI、肿瘤分期、PS评分三者的HR>1,说明它们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即OS)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进行积极抗肿瘤治疗的患者MST为16.0月(95%CI:13.9-18.0月);而仅给以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MST为6.4月(95%CI:5.0-7.8月),是否积极抗肿瘤治疗的患者M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SCLC患者行三种不同治疗方式的OS比较结果显示:(1)单纯化疗组MST为10.0月(95%CI:6.4-13.6月);(2)放化疗联合治疗组MST为14.0月(95%CI:11.6-16.4月);(3)手术联合化疗组MST为26.0月(95%CI:19.6-32.4月),SCLC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组间比较显示:单纯化疗组与放化疗联合治疗组的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单纯化疗组与手术联合化疗组的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将NSCLC患者行四种不同治疗方式的OS比较结果显示:(1)单纯化疗组的MST为11.0月(95%CI:9.6-12.4月);(2)放化疗联合治疗组MST为13.0月(95%CI:7.7-18.3月);(3)手术联合化疗组MST为36.0月(95%CI:30.1-41.9月);(4)靶向联合治疗组MST为14.5月(95%CI:10.9-18.0月),NSCLC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M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单纯化疗组与放化疗联合组的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单纯化疗组与手术联合化疗组M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与靶向联合治疗组M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有基因检测突变阳性患者服用靶向药物的MST为30.8月(95%CI:23.6-38.0月),未能获得基因状态而盲吃靶向药物患者的MST为12.1月(95%CI:7.5-16.7月),(P<0.05)。结论:1.肺癌患者的年龄、PS评分、肿瘤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情况是影响OS的重要因素;而SI、PS评分、肿瘤分期是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2.积极抗肿瘤治疗相较于只对症支持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肺癌患者OS。3.对于SCLC患者行放化疗、手术联合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方式有助于延长患者OS。4.根据NSCLC患者自身情况,予以化疗、手术、靶向治疗等个体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OS,尤其是进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显著增长。目前NSCLC患者靶向治疗的临床获益较为突出,但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