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2000年我国已步入了老年型社会,目前老年人口正呈现出快速增加之势,而且随着家庭少子化、小型化和核心化,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所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和严峻。而且,由于目前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及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相对滞后,造成了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加之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社会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关注度远不及城市,由此更凸显了农村养老服务供求矛盾的尖锐性。因此,对农村养老服务问题进行研究,探寻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与办法,无论对于老年人服务需求问题的解决,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还是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结合山东省昌城镇的实地调查资料,运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论文首先对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伺卷调查与个案访谈收集到的资料,对被调查老人的基本情况及调查地区的养老服务状况进行了logistic分析与案例分析;之后,从社会资本角度对养老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和类型划分,进而分析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接下来,探讨了发达国家养老服务实践方面的经验及其值得中国借鉴的方面;最后,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以各责任主体的角色任务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多元化、普惠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设想。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农村养老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尖锐且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关系着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与社会和谐;(2)协调好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的关系,是今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重中之重;(3)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是养老服务的共同责任主体,如何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养老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将养老社会资本划分成家庭内在养老社会资本与家庭外在养老社会资本,进而从社会资本角度分析了家庭养老服务弱化与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勾画了整合各种养老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化、普惠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