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较为普遍采用的反腐败政策措施。它通过将公职人员财产收入状况、变动情况公开透明化的方式,来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效防止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而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各种社会刺激的综合加工过程,是人的社会动机系统、情感系统形成和变化的基础,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社会知觉、归因评价和社会态度形成。近年来,财产申报制度在我国再次得到舆论界的高度关注,同时,中央及部分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这项制度,为当前纷繁复杂的反腐败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分析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社会认知情况,重点分析作为财产申报制度主要相关方的公职人员和社会普通公众对财产申报制度的知觉、评价和期望,特别是对一些焦点问题的看法与建议,客观反映财产申报制度的民意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推行策略。
论文主要分五部分。第一章是引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写作方法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介绍西方国家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特色及启示,通过对美英等西方主要国家财产申报制度基本特点、实际成效的简要介绍,分析提出对我国全面推行财产申报制度的几点启示;第三章主要介绍财产申报制度在我国的探索实践及认知争议,包括制度探索与初步成果、各地方的实践、目前存在的认知上的争议等;第四章主要是数据分析,研究社会普通公众和公职人员对财产申报制度的认知情况、结论;第五章主要是探讨全面推行财产申报制度的启发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