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NdFeB永磁材料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发展我国的NdFeB稀土永磁产业,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模压成型粘结NdFeB永磁体制备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包括磁粉的粒度分布,粘结剂含量,成型压力对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无粘结剂热压成型工艺的探索。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粘结磁体,利用NIM-2000H磁性能测试仪、PW1700x射线衍射仪和QUANTA4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各个工艺参数对NdFeB磁性材料磁性能的影响。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制备出了Br=0.714T,Hej=721kA·m,(BH)max=86kJ·m3的磁体。   通过理论研究,得到了粘结磁体原料配比与组分参数间的关系、磁性能与组分组成间的定量关系表述、压制过程中粉末的运动规律、磁体在空间所产生磁场的理论公式。这些结果为磁体制备和磁体使用前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尺寸的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适当提高磁性能,当混合情况为:100目与80目磁粉的质量比是1:0.45时,再把混合磁粉与200目磁粉按质量比为1:0.5的比例混合,可以明显提高磁体的密度和磁性能。与磁性相体积分数变化趋势相同,磁体性能随粘结剂含量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规律,当粘结剂与磁粉质量比为3%~4%时磁性能最佳。成型压力是工艺参数中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成型压力的增加对磁体的性能而言有利,但考虑到实际设备和模具的承受能力,本实验获得的最佳的成型压力是730Mpa。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传统的陶瓷工艺在较低的温度(<1000oC)下制备了四种不同体系的以ZnO陶瓷为基体的ZnO陶瓷/Ag复合材料。主要考察和讨论了四种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及相关问题。样品密度
磁畴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直接决定了磁性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应用方向,纳米尺度的磁畴检测是进行磁性薄膜研究的前提条件。传统的检测技术如粉纹法、磁光效应法、透射电镜显微术、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和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减少汽车能耗,降低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汽车制造中加大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比例从而减轻汽车重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而如何实现轻型材料之间的连接则是关键问题之一。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连接——机械连接与粘接复合的连接方法。这种连接方法充分发挥了机械连接和粘接各自的优点,有效避免了连接件之间的电位腐蚀和应力腐蚀,提高
试验分别测试了含有微量Sc和Er的Al-Mg-Mn-Zr合金(Al-6Mg-0.4Mn-0.10Sc-0.12Zr和Al-6Mg-0.4Mn-0.25Er-0.12Zr)在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的延伸率,同时测定了两种合金的应变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