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习与空间—新型城镇化安置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d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元素之一是笔直开敞的街道,千篇一律的大体量城市住宅自由的散布在公园化的城市空间中。城市空间概念化的地图中呈现出均匀的质感,没有对比、层级、缺乏组织结构。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边缘的许多村落正在消失,拆迁安置小区的规划依旧延续或者抄袭现代城市规划的范本。住宅小区中具有空间组织秩序的街道及广场已经不复存在,各个层级的空间在住宅小区的楼与楼之间零散的拼凑在一起,空间的层次已经消失殆尽。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盲目复制国外规划设计模式,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文化地域特色。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创造不出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造成千城一面的景象。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边缘的拆迁安置居住小区割裂式的设计,缺失了很多中国文化和思想内涵,这种粗暴的规划设计必然隐藏着种种缺陷。安置小区居民的归属感、领域感的缺失不仅仅在物质上清晰的表现出来,同样也表现在精神文化需求上面。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也是可以生产的,空间的生产把物质和精神二元的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空间的生产,不仅仅是物质性的生产,也受到文化、惯习、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实践中布尔迪厄将习性、场域和资本做为相互作用的因素同时考虑。中国城镇化的浪潮中,城市的边缘是社会实践和空间生产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具有中国文化根基的村落逐渐消失,农民搬迁进安置小区,他们从农民突然转变为城镇居民的不适应性表现的愈加明显。安置小区的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居民的日常活动和基本交往在此进行。小区公共空间应延续村落的空间层次,让小区有明确的地域性;应延续中国村落居民的人文情感和风俗习惯,适应居民现代的生活方式。拆迁安置小区的适应性设计同时应该结合现代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原村落中的受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影响形成的空间进行借鉴和延续,进而对小区公共空间进行转译和重组,满足现代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其他文献
军队的近代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士兵的近代化则是军队近代化的主要方面。北洋练兵从提高、严格士兵入伍条件 ,学习西方军事训练方式入手 ,以改变旧军队中士
孔子乐教思想的革新性,表现在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位,"宽则得众"的民主精神,立论的思辨性和首开我国教育探索学习心理先河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值得后人珍重和借
秦淮灯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经久不衰,它体现了南京的地方文化特色。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八期间,秦淮河畔花灯如潮,游人如织,歌舞狂欢,一派欢乐祥和、繁荣热闹的节日景象,"秦淮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而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具有最大影响的便是19世纪80年代,克拉申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现象的研究,在行为主义
不同民族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文化,因而该民族的语言必然打下了该民族文化的烙印。从语言内部来看,词汇较之语音、语法,其蕴含的文化因素更为丰富。要正确把握词语的真正
莱切尔.卡逊被后人尊为"生态运动之母",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寂静的春天》被认为是当代生态理论中的"里程碑似的经典之作"。这一作品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接近35%,建筑业面临迫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加大废弃物的再利用,装配式建筑也应运而生。这里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GFRP板—铁尾矿混凝土组合楼板,与传统的组合楼板相比,该装配式组合楼板具有自重轻、耐腐蚀、抗疲劳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另外,该装配式GFRP板—铁尾矿混凝土组合楼板利用铁尾矿砂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环保效益、
本文随机抽取武汉市10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武汉市高校专家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访问。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高校开发利用新兴体育课
明清小说几乎无书不图,插图本的大量存在,是明清小说中一个殊可注意的现象。插图的形象性不仅可提高阅读的兴趣,帮助和引导读者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插图作为版画,其艺术性不断增强,逐
西方管理理性主义认为管理理论的普遍必然性知识来源于理性认识,并将研究对象设定为管理中的整体问题,而管理经验主义则认为经验观察是管理理论的来源,从而注重的是对个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