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各行业的发展都深受影响,部分行业甚至陷入了发展“迟滞”的窘境。由于信息技术行业经营分布和规模逐渐扩大,导致对财务管理中风险因素的变动和可能造成损益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引导信息技术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信息技术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行业进行预警定位研究。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行业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试图从行业角度构建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数模型,明确我国信息技术行业所处的发展状况,从而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引导更有针对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法将风险预警指标分为经营、投资、筹资财务风险三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行业财务风险监测指标,进而设计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2)构建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数模型。根据行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数设计框架,通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个体层指数、行业财务风险预警个体层指数、行业财务风险目标层指数的多层次设计,可以清晰看到行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数的计算依据。根据行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数阈值测度和预警警级判定规则,将行业财务风险划分为无警、轻警、中警和重警四个区域,进而得出行业财务风险预警定位模型。(3)应用分析。以信息技术行业2011-2015年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行业财务风险预警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行业内的企业划分为龙头型企业、中坚型企业和待改善型企业三种,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控路径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文章的突破之处在于:(1)从行业角度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对行业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2)采用聚类分析法能够对经营、投资、筹资财务风险的划分更为准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取指标结果更为可靠。(3)指标对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行业财务风险监测指标转化为指数形式,更具有可比性。(4)采用熵权法对财务风险指数进行权重的设计,得到的行业财务风险个体层指数结果更为准确。(5)通过三维预警定位模型的设计,可以清晰观测出行业5年财务风险的变化情况,实现对行业财务风险的动态监测。由于信息技术行业高速成长性、高风险性,其财务风险研究也应不断变化与完善,未来仍需长期探索和进一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