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土壤无机氮素的损失关系着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本研究以甘蔗作为研究对象,以桶栽的形式模拟甘蔗大田的种植条件,探索甘蔗土壤无机氮素的动态过程。研究设计了6个处理,分别为:1)S0:无肥无蔗;2)F0:无肥植蔗;3)F:复合肥;4)F-M:复合肥+秸秆;5)CF:控释复合肥;6)CF-M:控释复合肥+秸秆。复合肥分两次施肥,控释肥全基施用。主要研究内容:1.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土壤的地表径流量和淋溶水量及其变化特征。2.不同处理甘蔗土壤径流和淋溶液中无机氮素的浓度动态。3不同处理甘蔗土壤无机氮素在径流和淋溶液中的通量动态;4.验证DNDC模型对于甘蔗土壤径流和淋溶中无机氮素动态过程的模拟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F处理无机氮素的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基肥和追肥后的两个时期,其中无机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为NO3--N,占流失总量的89.35%;淋溶作用是无机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占总流失量的99.45%。2.CF处理无机氮素流失主要出现在施基肥后的1个月内,且两个月后再次出现流失高峰期,无机氮素的流失净通量为47.75 Kg N/hm2,氮肥损失率为15.92%。F处理无机氮素的流失净通量为52.70 Kg N/hm2,氮肥损失率为17.57%,两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3.F-M和CF-M处理无机氮素的流失通量受到施肥影响较小,两个处理的无机氮素的净损失通量分别为-19.33 Kg N/hm2和-21.62 Kg N/hm2。覆盖秸秆后,F-M和CF-M处理的无机氮素损失低于对照F0处理。4.控释肥处理基肥施用量是复合肥处理的3倍,前期两种施肥处理的无机氮素流失通量无显著差异,但在两个月后控释肥处理再次出现无机氮素流失高峰,流失通量与复合肥处理追肥后结果相接近。秸秆覆盖处理径流量和淋溶水量低于其他处理,且在施肥后无机氮素的浓度升高程度低于其他施肥处理。5.DNDC模型过高模拟了基肥和追肥的效应,导致模拟结果偏高;无机氮素通量较低时,DNDC的拟合度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