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纳米薄膜热物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半导体器件越来越向微型化发展,其功率也越来越高以至于产生更多的热量,同时,厚度为微米~纳米量级的薄膜是微电子、光电子、MEMS和正在兴起的纳米技术等领域中各微型器件的重要组件。薄膜导热特性严重影响着器件和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探求薄膜的热导率和热输运规律,对于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厚度为100nm以下的薄膜,热导率的实验测试极端困难。在该尺度下,分子动力学(MD)模拟是有效的研究方法。 本文介绍了热电制冷原理,对微尺度传热、纳米薄膜、界面热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和概括。讨论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详细步骤。在此基础上,以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为研究方法,以双材料薄膜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材料薄膜的热传导和界面声子传输的特点。讨论了粒子质量比、势阱常数比、薄膜厚度、模拟区域温度、截面积对其热导率和界面热阻的影响,并比较了界面热阻MD计算值与晶格动力学(LD)模型、散射失配模型(DMM)的界面热阻预测值。 模拟结果显示,双材料薄膜的热导率随着一种材料质量和势阱常数的增大而呈下降的趋势,其界面热阻均随之增大。这是由于原子质量和势阱常数差异的增大,能量的界面反射系数将会增加。 由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势阱常数比组成的双材料薄膜的热导率均随膜厚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这主要应归于薄膜边界对声子的散射。不同质量比组成双材料薄膜的界面热阻均随着膜厚的增加,先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而后保持基本不变的趋势。由不同势阱常数比组成双材料薄膜的界面热阻随着膜厚的增大而增大,而后趋于平缓增长。 由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势阱常数比组成的薄膜热导率均是先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后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它们的界面热阻均是随温度的升高先是单调下降而后基本趋于一个定值。这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声子在界面处发生非弹性散射的缘故。 双层薄膜的导热系数和界面热阻随横截面的增大而基本保持不变,同横截面积具有较弱的相关性。但截面积的增加提高了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MD方法计算的界面热阻值与LD、DMM模型预测的界面热阻值比较,发现MD的界面热阻预测值比LD和DMM模型得到的预测值要低很多,主要是因为在MD中,由于能量在界面传输上发生了非弹性过程,导致了出现这种小的界面热阻。
其他文献
计算机视觉是一个相当新而且发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领域,并成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近些年计算机视觉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位
在地质钻井和石油钻井工作中,利用专门的取芯工具从井壁或井底取出一定数量的岩芯,通过对岩芯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地下岩层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指导钻井作业。所以,取芯工作在
大流量电液伺服插装阀的先导级是插装阀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先导级一般由高性能的伺服阀充当。直驱式比例伺服阀作为大流量电液伺服插装阀先导级的一种,它综合了比例阀和
本文以测试控制技术为出发点,以自动换刀机构(ATC)性能测试与评价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和室内声学多普勒测速设备(常用的船用多普勒测速设备有声学多普勒计程仪,简称ADL)标定系统
电动潜油螺杆泵是一种新型的无杆采油系统,与其他采油设备相比具有适应井液范围广、没有杆柱磨损、易于管理、高效节能等优点。电动潜油螺杆泵减速器是电动潜油螺杆泵的关键部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它可以迅速而准确地确定设备故障部位及故障严重程度,有利于确保安全生产以及减少投入维修的人力、物力,缩短设备的停产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现先进的维修思想和维修方式的必要手段与前提条件。本文针对当前企业诊断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应用的现状,构建了多资源环境下一种与诊断设备数据接口类型无关的知识共享的故障诊断通用模型,研究了频谱图像识别与特征数
在制动尖叫产生机理的研究中,有限元模型和二自由度集中质量最小化模型是两种广泛采用的数值建模方法。有限元模型由于简化少、自由度大,能够模拟形状复杂的盘式制动器零部件,对
回转工作台是指带有可转动的台面、用以装夹工件并实现回转和分度定位的机床附件。当前装备制造中使用的回转工作台大多是液体静压转台,存在着低速运动不平稳、发热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