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鞭毛蛋白原核表达及其诱导拟南芥免疫反应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bei1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鞭毛可以粘附并侵袭植物组织,是感染植物的重要毒力因子。病原菌入侵植物时,其鞭毛蛋白可作为一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s)被植物细胞膜上的受体所感知,从而激活植物的基础免疫。因此,细菌鞭毛蛋白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植物免疫激活剂进行开发利用,这就需要以获得大量的鞭毛蛋白为前提。然而,目前细菌鞭毛蛋白的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体系尚未被系统研究,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是否具有良好的植物免疫激活活性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对绿脓杆菌的鞭毛蛋白Flagellin进行了原核表达载体构建、表达体系优化及重组融合蛋白纯化,并对Flagellin重组融合蛋白激活拟南芥免疫反应的活性进行了研究,为将来研发以细菌鞭毛蛋白为组分的新型植物免疫诱导剂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将绿脓杆菌鞭毛蛋白基因flagellin的ORF序列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目的质粒双酶切验证和测序分析,表明flagellin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flagellin构建成功。
  2.将pGEX-4T-1-flagellin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设置不同的诱导时间、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和培养温度,对Flagellin蛋白的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并经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菌液OD600=0.4时,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2mmol/L,在37℃条件下诱导培养10h后,GST-Flagellin融合蛋白可以可溶性的形式高效表达,且分子量大小与预测结果相符。
  3.诱导表达的标签蛋白GST和融合蛋白GST-Flagellin分别经GST亲和层析纯化,纯化蛋白经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纯化后分别获得了分子量大小为27kDa、67kDa的亮带,分子量大小与标签蛋白GST27kDa、融合蛋白GST-Flagellin67kDa相吻合,说明GST-Flagellin融合蛋白纯化成功。
  4.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GST-Flagellin处理拟南芥叶片,并以H2O为空白对照、GST蛋白为阴性对照、flg22为阳性对照,对叶片中的胼胝质积累和活性氧爆发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GST-Flagellin和flg22处理,可引起拟南芥叶片中胼胝质的明显积累和活性氧的显著增加,说明GST-Flagellin可诱导植物免疫的相关生理反应。
  5.分别采用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系统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从细胞(叶肉原生质体细胞)和组织水平(叶片)检测了GST-Flagellin融合蛋白处理对拟南芥抗病报告基因FRK1表达的影响,并以H2O为空白对照、GST蛋白为阴性对照、flg22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GST-Flagellin融合蛋白和flg22处理可显著上调原生质体细胞和叶片中FRK1的表达,GST-Flagellin对FRK1的上调作用比flg22更明显;在叶片中,FRK1表达水平在处理后2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本文原核表达获得的GST-Flagellin融合蛋白可通过激活拟南芥PTI反应途径诱导植物免疫。
其他文献
在当前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少企业采取了诸如“996”的工作时间制度,要求员工成为与公司共同目标的奋斗者,自愿加班,放弃带薪休假、加班费,签订“奋斗者协议”。但是要成为一个“奋斗者”,不仅仅通过签一个协议即可达成。奋斗者在认同公司的目标情况下,既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工作的乐趣是更应推崇的,这种积极地工作状态就是“工作投入”。组织行为学在如何促进员工的工作投入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学位
企业中的职场偏差行为是影响职场工作氛围、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制造业中,职场偏差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绩效的影响尤甚。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范围将以制造业为主,兼顾其它行业。本研究项目从“人”的心理着手,选择员工的个性倾向性---从众心理倾向为研究对象,评测其与员工的职场偏差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中,选择以从众心理倾向为自变量,职场偏差行为为因变量,同时增加工作价值观(中介变量)和责任感(调节变
学位
学位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在植物分类学上系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常绿乔木,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经济树种之一。油橄榄不仅果实富含大量被喻为“液体黄金”的优质食用植物油——橄榄油,而且其叶中还含有挥发油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植物保护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我国自1964年开始从地中海国家引种栽
学位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属石竹目蓼科荞麦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因其富含以芦丁为代表的黄酮类化合物,苦荞已成为一种保健价值高的药食兼用小杂粮。在我国,苦荞主要种植于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的一些高海拔地区,这得益于其所具有的耐旱、耐盐、耐寒和抗紫外线等优良抗逆栽培性状。植物对不良环境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在分子水平上,主要通过充当基因表达分子开关的各种转录因子与其相应顺式作用元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