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部分患者因传统铜生化指标无异常易导致误诊误治,国外学者认为血清游离铜为可靠的检测指标;部分WD患者重金属络合剂治疗疗效较差甚至不可逆加重,有学者认为系血清游离铜异常增高所致。但目前临床上尚无成熟可靠的血清游离铜检测方法,故本研究拟:1.建立超滤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测定血清中游离铜(Free Copper)的方法,以期对诊断有所裨益;2.探讨WD患者血清游离铜在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的前后变化及与传统铜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为WD患者病情与疗效判断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参考指标。方法:1.研究对象:首次入院未经驱铜治疗的WD患者(WD组)52例(其中7例因故退出),依据WD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肝型组(20例)和脑型组(25例),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正常组)。2.对血清样品从稀释倍数、超滤管孔径及ICP-MS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检测条件优化,并与公式计算法算出的血清游离铜进行比较。3.对入组的WD患者采用二巯基丙磺钠(DMPS)静脉注射联合肝豆片口服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并检测治疗前的血清游离铜、血清铜、铜蓝蛋白、铜氧化酶、24h尿铜等铜代谢指标和肝功能,及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对WD组在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4疗程及8疗程时的铜代谢指标、肝功能及第8疗程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游离铜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血清样品的前处理采用超纯水4倍稀释,超滤管孔径为(50KDa),离心机5000g/min,离心30min;ICP-MS标准模式下,雾化器流速0.92L/min,辅助器流量1.20L/min,等离子体流速15.0 L/min检测血清游离铜;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的直线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02μg/L,定量限0.007μg/L,加标回收率为90.8%~115.8%,相对标准偏差2.29~7.38%。血清游离铜ICP-MS检测法与公式计算法比较,ICP-MS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2.WD组与正常组比较,在铜代谢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其中WD组血清游离铜的含量为(9.74±4.62)μg/L,正常组血清游离铜的含量为(1.30±0.44)μg/L,WD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D组血清铜、铜蓝蛋白、铜氧化酶较正常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D组24h尿铜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前肝型组与脑型组WD患者铜代谢指标均明显异常,肝型组血清游离铜的含量为(10.78±4.38)μg/L,脑型组血清游离铜含量为(8.90±4.73)ug/L,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型组、脑型组WD患者血清游离铜含量及24h尿铜含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8疗程时脑型组WD患者血清游离铜为(20.50±7.71)μg/L较4疗程(30.44±9.28)μg/L时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肝型组在8疗程时游离铜含量(26.02±9.82)μ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8疗程时肝型组血清游离铜、24h尿铜较4疗程时有减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8疗程时,WD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1.1%,其中肝型组有效率为65%,脑型组有效率为76%,两组在8疗程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ICP-MS血清游离铜检测方法,可用于WD的诊断临床筛查。2.本组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治疗后血清游离铜呈降低趋势,该检测方法有望作为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疗效判定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