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源神经样细胞移植对兔SCSG受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人工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诱导其分化为骨髓源神经样细胞。2、兔颈上交感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sympathetic ganglion SCSG)损毁模型的建立。3、将骨髓源神经样细胞植入到SCSG损伤模型体内,观察模型兔瞳孔的变化,并通过测定损伤局部及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的表达情况,探讨骨髓源神经样细胞移植对兔颈上交感神经节受损修复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持针钳压榨兔SCSG,制备单侧(右侧)SCSG损伤模型。将体外经密度离心联合贴壁方法分离培养得到BMSCs,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bFGF)预诱导,再经CNTF诱导分化为骨髓源神经样细胞。随机地将模型兔分为三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B组培养液组,C组为细胞移植组。模型制作成功第7天时,A组无处理,B组经耳缘静脉注入细胞培养液1ml,C组注入含骨髓源神经样细胞1×106个的细胞培养液1ml。移植后1天、7天、10天、14天、21天观察兔瞳孔变化,移植后第21天处死兔,分离神经节,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兔SCSG之BDNF和CNTF的表达水平。取兔海马区标本进行HE染色并检测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1、兔瞳孔直径(mm)的比较:颈上交感神经节损伤后1、7、10、14、21天时,A组兔瞳孔直径分别为:5.81+0.42,5.84+0.34,5.68+0.29,5.91+0.31,5.80+0.36;B组兔瞳孔直径分别为:5.84+0.32,5.74+0.32,5.63+0.37,5.83+0.27,5.58+0.23;C组兔瞳孔直径分别为:5.64+0.33,5.71+0.35,6.78+0.33,7.97+0.28,8.05+0.21。C组在10天、14天时间点,瞳孔直径均明显大于A组(P<0.05)。A组、B组不同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P<0.05),14天、21天瞳孔直径明显大于1天、7天、10天(P<0.05),14天与21天比较,瞳孔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DNF免疫组化染色:A组、B组、C组兔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7.13+2.19,18.53+1.35,20.20+4.29,C组比A组、B组BDNF阳性细胞数明显要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兔损伤侧SCSG之BDNF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67+1.11,6.80+1.26,12.18+7.93,C组比A组、B组BDNF阳性细胞数明显要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CNTF免疫组化染色:A组、B组、C组CNTF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5.6+1.83,15.6+1.54,37.73+7.26,C组明显高于A组、B组(P<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骨髓源神经样细胞移植治疗兔SCSG损伤,可促进其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2、骨髓源神经样细胞移植修复兔SCSG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及CNTF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