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调神与调形针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头痛积分法评价总体疗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挖掘“调神与调形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优势,为偏头痛身心同治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数据。方法:1.观察对象来源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且符合纳入标准并同意进行临床观察的偏头痛患者30例。2.治疗方法:(1)取穴:调神取穴:以头部及心经穴位为主,选取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太阳、头维;远端取穴:合谷、太冲、内关、神门。调形取穴:触诊患侧足少阳经经筋循行路线附近的筋结点、痛点、条索或根据两侧压力的不同,选取局部的高张力点。(2)操作:先调形:采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35×25mm治疗。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探查并指出所触及的筋结点、条索及高张力点,右手用0.35×25mm毫针沿此方向浅刺入,使用缓慢的提插及震颤手法,至阻力感消失,出针,不留针。后调神:采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25×40mm、0.25×25mm治疗。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后,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太阳、头维穴用规格0.25×25mm针平刺0.5寸,合谷、内关、神门、太冲穴用规格0.25×40mm直刺1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3)疗程:每周治疗3次(周一、周三、周五),两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3.观察指标:头痛积分法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安全性检测。结果:1.头痛积分法:同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的头痛总积分有所降低,由15.73±3.84降低为8.20±1.45,经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后,痊愈为3例,显效为7例,有效为16例,无效为4例,其总体有效率为86.67%。说明此针法对偏头痛确实有效。2.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同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的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由55.63±5.12降低到37.97±4.11,经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针法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的不良情绪。3.安全指标:观察的30例患者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说明此针法安全性良好。结论:“调神与调形针法”依据中医“形神一体观”,经络与经筋并重,粗细毫针互用,在缓解患者偏头痛症状的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