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森林植被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的削减功能,但不同植物的防控效果不同。本研究以上海市典型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叶片表面滞纳颗粒物的成分与同期的干沉降速率。于2016-2017期间,选择上海工业和交通两处典型污染区,采集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龙柏(Sabina chinensi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d)等植物叶片、大气颗粒物和降尘样本。根据激光电离结果和质谱特征,解析颗粒物离子成分,分析大气颗粒物、叶表滞尘及自然降尘的污染特征,追溯了源解析类别,并通过MATLAB软件结合SPAMS设备揭示了不同树种叶表颗粒物的质谱特征。最后,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与线性回归等方式,探讨了典型树种对不同成分颗粒物的吸滞特征。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两处上海典型污染区,大气颗粒物与降尘成分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的特征谱图具有相似性。例如,两者全年平均谱图中均存在较为明显的OC碎片峰、矿物质离子峰(如Al+(m/z=27)和Si O3-(m/z=-76))、左旋葡聚糖特征峰、水溶性离子峰(CNO-(m/z=-42)、K+(m/z=39)、O-(m/z=-16)、OH-(m/z=-17))以及二次离子峰(NO2-(m/z=-46)、HSO4-(m/z=-97))等。其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峰信号强度最高。(2)在两处典型污染区,大气颗粒物、自然降尘和植物叶表滞尘的主要离子组分均为CN-、NO3-、NO2-、SO4-、Cl-等,含不同离子类别颗粒物占比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同一区域内,大气、降尘和植物叶表滞尘中颗粒物的化学构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随季节和颗粒物粒径的不同,四类树种的叶表滞尘速率存在较大变异,秋季四类树种叶表的滞尘速率均高于其它季节。依据综合滞尘能力判定则龙柏滞尘能力最强,其余依次为悬铃木、香樟、水杉。对于同一个树种而言,叶表滞尘能力受到小气候、大气污染浓度与颗粒物成分较大影响。(4)在四类树种叶表滞尘的颗粒物中,含Fe+的颗粒物比例最高且沉降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别(p<0.05),表明本研究测定树种在滞尘过程中对地表扬尘等大粒径颗粒物有着更好的滞纳作用。根据叶表和自然降尘样本离子成分对比可知,香樟与水杉的滞尘过程受所在地区大气环境影响较大,而龙柏、悬铃木叶片在滞尘过程中对离子成分存在特异性的吸附偏好。(5)对沉降速率影响最大的颗粒物化学组分为重金属(HM)类颗粒物、富钠(NA)类颗粒物及富钾(K)类颗粒物,而影响最小的为矿尘(DUST)类颗粒物,但化学组分整体对沉降速率影响较小。颗粒物化学组分对降尘速率的影响随植物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叶片表面滞尘过程中,本研究测定的树种均对含金属成分类别的颗粒物存在较为明显的吸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