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到了西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影响,我国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还属于“象征式参与”阶段,城市规划的决策权仍然在少数人的手中,自上而下的规划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态势,很容易造成规划与现实需求相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以人为本的意识提高,公众有了更多的表达自己诉求的渠道,政府越来越重视公众的声音,公众参与到了发展的好时机。广州在经历了“恩宁路事件”后,越来越多民众加入到历史文化保护的行列当中,其中,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连片记载城市历史文化的空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得到重视,广州26片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得到公众的有效参与才能使规划科学合理编制。在这样的需求下,广州市现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情况是如何?保护规划中公众主体扮演着什么角色?公众参与所发挥作用的程度如何?产生了什么效果?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有效性?这些问题在本文中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文首先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对公众参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其对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众参与主体有效性的启示,接着对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公众参与有效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分析,判断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公众参与主体的效果,以及效果的原因分析,通过意愿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简称CVM)方法估算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非使用价值,通过进行支付意愿和WTP值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公众参与主体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参与意愿以及态度,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众参与主体有效性的对策。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公众参与主体有效性为低效,公众参与主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程度较低。按照“市民参与阶梯”理论主要还在处于“象征式参与”的“告知”和“咨询”阶段,少数事件如“恩宁路事件”为“劝解”阶段。公众参与主体低效、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公众参与主体的参与意识、能力不足,大部分参与主体对影响自身利益相关的街区更为有效,同时也受我国“自上而下”规划的态势影响、公众参与缺乏社会的组织以及参与渠道较为狭窄。其次,通过CVM对以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公众参与保护规划支付意愿进行分析,计算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非使用价值WTP值为7.58亿元/年,这是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投入中公众愿意支付的部分,为保护规划资金投入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行支付意愿和WTP值相关性分析,得出与参与主体的收入、教育水平、认为街区的重要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这些是影响公众参与主体低效的因素,但拒绝支付的调查分析中显示,公众参与低效主要是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不理解和不信任,这些结果的分析便于针对影响参与主体低效的因素提出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众参与主体有效性的方法、对策。最后,根据分析研究研究提出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第一,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责任意识;第二,发挥参与主体为社会组织的作用;第三,通过政府与公众主体建立合作关系;第四,政府要主动公开规划信息;第五,借助媒体、网络等传播方式形成社会的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