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权人和股东存在利益分歧,股东往往追求公司的快速发展,从中获利,不顾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但是债权人则更加关注自己借出的钱是否能收回,所以,债权人常常不愿意公司做有巨大风险的交易,但是由于债权人的信息来源只有公司公布的会计信息,因此,从债权人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的信息是充分反映了公司所承担的风险的会计信息,即具有稳健性的会计信息。尤其是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的起源就是银行没有充分认识和评价贷款中隐含的风险。因此,在贷款方和借款方关系中存在的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防止它发生的地方上,怎样更好的利用会计信息,成为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内容。债权债务关系中,基于债权人的某些特点,产生了谨慎性需求,而契约中的具体条款中究竟哪些项目会影响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增强了,债务契约又会有哪些改善,对债权人和债务人有哪些好处,本文就这些问题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主要考虑了债务金额和债务期限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同时还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本文还对会计稳健性对债务契约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主要就会计稳健性对债务成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根据二〇零九年至二〇一一年我国上海深圳两家股票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会计稳健性和债务契约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并且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债务金额显著影响会计稳健性,具体的关系是债务契约中缔结的金额越大,会计稳健性越强;债务期限和会计稳健性也显著相关,期限越短,企业倾向于选择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但是,若将所选样本按照产权性质分为两类,分别为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分类研究债务契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时,我们发现,国有控股企业比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要弱,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债务期限普遍较短的上市公司会选择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而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债务期限普遍较长的上市公司会选择较稳健的会计信息,会计稳健性对债务成本的关系则是,较强的会计稳健性会降低债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