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定义为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之前,全部或部分从子宫壁剥离。其主要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胎盘早剥增加母儿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胎盘早剥的女性比正常女性高3至4倍的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胎盘早剥在中国的发病率为0.46%-2.1%。临床上对于晚期重度胎盘早剥的诊断较为明确,早、中期胎盘早剥症状和体征差异不明显,并且没有化验指标或其他诊断方法来早期确诊,而且超声检查也存在其局限性。胎盘早剥的预后与早期诊断以及及时处理有关。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包括:经产妇,高龄产妇,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以及既往病史包括胎盘早剥史、剖腹产、死产,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小样儿,外伤,贫血,吸烟和酗酒等。针对不同的个体,如何早期识别并及时处理,是围产领域的关注重点。本文通过探讨胎盘早剥发病风险因素、早期识别、诊断,管理以及评估孕产妇和胎儿预后,为临床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胎盘早剥病例共210例,根据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诊断标准进行分度:根据嵌入在胎盘表面血块大小、胎盘剥离面积以及是否合并休克,胎儿窘迫或死胎分为轻度(n=161例)和重度(n=4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首发临床症状、产后出血、围产儿临床结局等。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轻度胎盘早剥组平均年龄为30.1±4.2岁,平均孕周35.6±4.2周,重度胎盘早剥组平均年龄28.8±不4.0岁,平均孕周33.4±6.0周,两组年龄、孕周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孕产次及孕周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两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轻度胎盘早剥组和重度胎盘早剥发生率分别为5.6%和59.2%,差异有显著性(p<0.0001);而妊娠期糖尿病、疤痕子宫、双胎妊娠和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胎盘早剥首发症状识别:210例病例中首发症状包括:阴道流血(66例,31.4%),持续腹痛(45例,21.5%),胎心异常(67例,31.9%),存在典型三联征(腹痛、阴道流血、胎心异常)仅14例,占6.7%。孕周小于34周胎盘早剥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49%),孕周大于34周且小于37周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29%)和胎心异常(25%),孕周大于37周的胎盘旱剥主要表现为胎心异常(33%)。4.两组首发症状比较:轻度胎盘早剥组和重度胎盘早剥组首发症状以阴道流血、典型三联征、B超确诊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分别为24.2%和55.1%;1.9%和22.4%;14.9%和49.0%;3.7%和18.4%,两组发生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001)。但是,两组持续性腹痛、胎心异常为首发症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两组围产期结局分析:重度胎盘早剥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和围产期胎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轻度胎盘早剥,分别为18.4%和3.7%;26.5%和6.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1)。轻度和重度组新生儿1分钟评分、5分钟评分、新生儿体重分别为10(1.0)和10(8.0)、10(0.0)和10(4.0)、2850.00(1450.00)g和2230±1058g,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分别为轻度200(100)ml,重度300(200)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6、重度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异常阴道流血、胎盘早剥典型三联征(腹痛、阴道流血、胎心异常)以及凝血功能异常与重度胎盘早剥明显相关(p<0.0001),OR值依次为21.62、3.16、8.28和6.66。结论:1、正常生育年龄孕妇在任何孕周、任何产次均可发生不同严重程度的胎盘早剥;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阴道出血、胎盘早剥典型三联征和凝血功能异常是影响胎盘早剥病情程度重要高危因素;3、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早产组以阴道出血为主,早产组以阴道出血和腹痛为主,而足月组则以胎心变化为主;结合孕周和首发临床表现可提高重度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围产期结局预测。